高盛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准确预言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也许美联储在QE2即将结束之际已经在悄然展开货币紧缩周期全球预期的前导阶段,这是唯一能够解释高盛为什么这么神准预测市场的合理理由。
今年的发展是年初欧元危机出现了逆转,美元反过来变成去年的欧元,已经下跌到72的较低但是不是极限位置,进一步的下跌位置在69左右,但是,这可能是美元的一个筑底过程而不是下跌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具有加速性、迷惑性或者反复性,这种假设的前提是主观上美国不可能放弃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应该有一定的实力和金融技术手段来保卫美元,对于美国经济根本根基的美元铸币税特权,美国不可能轻易放弃。
美国在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谁?是中国吗?是,也不是。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主要是意识形态,经济层面是人民币国际化,两国的竞争源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必然是有不同的国际秩序理念,这些意识形态包括国家政治的性质、宗教,中国是不太可能成为西方宣扬和定义的那种民主自由国家的,民主和自由在两个国家或者更大的范围内处于不同的定义和理解,西方社会惯于征服思维而中国更注重融合,这就决定了中美之间,中国永远是防御的一方,而美国始终是攻击的一方。而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中国的问题与美国的问题却是一摸一样的:就业,尤其是低技术低收入含量岗位的增加和稳定,两国的税收体制的混乱对创业的抑制也是一样的,在创新上两国依赖的其实都是国家体制而不是民间自发,教育上两国都是政治控制严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在美国目前的社会政治状态下,美国可能的政策选择是什么样的呢?我以为美国经济具有强劲的增长后发优势,这个优势在于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进一步增加美元发行量和联邦、州政府的政府债券,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至少是成倍甚至成十倍增发的政府债券不是用于传统的政府公共支出而是学习中国政府将这些债券融资大力用于发展美国的市政公共设施和社会运转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基本市政配套设施、信息网络、城市形象工程、美国各地的乡村城市化等等,这些工程的启动将极大地刺激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同时,还能保持在美元快速贬值的条件下维持美国政府国债和州政府债券的顺利发行,尽管从美国政治结构看这样做在美国缺乏政治基础也违背美国的国家政治理念,但是不要忘记美国这种国家本质上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政治理念和抱负不可能限制美国的现实主义向任何可能的方向发展。在利用和理解GDP这个经济概念上,中国比美国政府和官员的理解要透彻得多,手段也多得多,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和官员在搞经济上比美国政府和官员要厉害多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政治控制也比美国要成熟很多。
倒过来,如果美国因为害怕通胀而紧缩财政赤字或者更进一步紧缩美元政策,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等在美国前面的是美国彻底衰退和陷入中长期的经济迷失。而相对于还存在一条抛弃政治理念寻求实在主义的发展巨大潜力面前,我以为按照美国的实用主义观点,采取学习中国搞政府财政进行社会基本设施投资来刺激全国经济复苏无疑是对美国充满诱惑和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轻易扭转目前的对中国竞争的被动并反过来将中国置于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反复无常的被动局面。
因此,我还是觉得全球通胀既然是美国前期政策要达到和已经达成的现实存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颠三倒四又走回头路,尽管全球通胀给美国带来现实压力,但是,在新的国债使用方向和财政机制刺激下也就是改变国债的使用用途的情况下,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确实存在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并可能倒过来获得全球资本的支持,但是这种转变确实存是对美国传统政治的挑战,但是,我相信美国在利益面前,任何的主义和政治理念都是苍白无力的,利益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