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重构再造迫在眉睫
任凌云 安乡县发改局
面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少数蔬菜品种出现“卖难”现象,商务部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求商务部门与农业等部门建立密切协作机制,千方百计缓解蔬菜“卖难”。看着商务部一幅无所不能的做派,真又好笑又好气。其实农民买菜难恰好就是商务部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机构职能设置,按照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行事的结果,所以商务部重构再造迫在眉睫!
一、商务部近年尽出可笑的经济政策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商务部执行着和出台了出口退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汽车下乡工程、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生猪集中屠宰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出口、拉动内需、保障人民生活安全的生活,但是实际上这些政策除了增加腐败之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都是一些南辕北辙的笑话政策。
1、出口退税政策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出台目的是抵御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但是现在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出口年年顺差,制造了大量的贸易争端;二是外汇储备严重过多,人民币面临着巨大升值压力,使得国家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困难。当时出台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是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现在正好相反,人民币面临着巨大升值压力,就应该取消出口退税。
但是商务部和有关利益集团就是百般阻拦,反而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他们公开的理由取消出口退税会减少出口,减少就业,实际上是为自己部门私利,大搞权力寻租。吴仪副总理讲过,商务部一个处长可以让一个副省长站半天,为什么?因为一个处长就可以决一种商品出口退税的税率,这个副省长不过是一个跑部要政策的办事人员。
实际上取消出口退税,既不会减少出口,也不会减少就业。首先取消出口退税政策,给出口带来影响是三增一减。一是会增加高品质商品出口,中国商品价格提高因为越南等东盟商品替代会减少部分低档商品出口,又会因为价格提高导致西方国家人民收入减少产生吉芬效应,增加部分中国高档出口。二是可以减少反倾销,反倾销减少有利于出口。三是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有利于提高出口金额上涨。其次就是三增可以赶不上一减也没有关系。正好人民币需要贬值,人民币一贬值,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又会体现出来,人民币贬值又正好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相反,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可以每年节约8000亿元财政支出,如果用于建立普惠制社保体系,可以让中国所有65岁以上老人每年领取6000元以上的养老金。如果全国20%老人需要到养老院养老的话,一个养老院平均200老人养老,中国需要建15万个养老院,一个养老院建设投资需要500万元左右,可以拉动投资7500千亿元。二是解决就业,每个养老院至少需要20个服务人员,可以提供300万个就业岗位,并且是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就业岗位,并带来总共不下500亿元的工资收入。还能直接拉动消费内需8000亿元,间接拉动内需就是数万亿元,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0万个以上。
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这个政策出台也就打着扩大内需幌子让商务部的那些过时的计划经济职能部门找点事做,随便给地方商务部门增加一点创收的渠道,实际上除了增加浪费和腐败之外没有什么价值。这个政策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本身就是一种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
商务部在其总结报告中指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1.4亿农民受益。实际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老百姓没有任何价值,就是给一些商务部和下面商务系统的官员增加一些腐败的机会,提高了商务系统的官员的非法收入而已。商务部总结上的说法,只有该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是真的,其他说法都不靠谱,都是商务部没有根据的意淫。首先,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都是真金白银,当然不会有假,但是这个投资到底有多少进入了乡村农家店就值得怀疑了,我的估计最多就是30%用于给店子做了一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招牌和吃两餐饭而已,其他资金基本上都被截留了,被地方商务部门用于工作经费开支了。其次,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纯粹是拉虎皮做大旗,因为有没有这个工程,企业都会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基本上都是弄虚作假。最后,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1.4亿农民受益等效果都是商务部自己意淫的结果,没有根据的胡咧咧出来。
下面我就用逻辑推理证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一个鼓励浪费制造腐败的政策。国家投资7.5亿元,平均每个县大概就是37.5万元,一个县大约20个乡镇,300个村,每个村支持一个农家店,一个店才1000多元,实际上每个村都有很多农家店。就是说实际上,一个村往往一个店子的指标都没有,这个指标绝对是稀缺资源,所以只要那个店子能够获得一点支持就很满足了。一般来说,就是给选定店子做一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招牌,这个也算是政府给这个店子打品牌广告,做牌子的人还请店主吃一餐饭,交代上面问起,就说政府给你多少元支持,要要求店主打下多少收条。店主反正也是白得了一块政府授予招牌,又白吃了一顿,多打几千元条子也没有什么关系,别的店主还没有呢。
3、家电汽车下乡政策
家电汽车下乡政策打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幌子,号称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其实是一个计划经济思维者按着生搬硬套的设计思路制定的想当然好政策,实际上除了鼓励浪费和制造腐败之外,扩大贫富差距、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等不良效果,拉动内需的效果很差。下面就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分析评价实施效果。
购买家电下乡的中标产品尽管可以享受13%的财政补贴,但是实际上农民根本享受不到一丁点好处,根本不能拉动有效需求。一个企业总是只有少数品种规格成为家电下乡中标规格,如果一个企业真的让中标品种规格实际价格下调17%(财政给购买者补贴13%),那么势必影响其他品种规格的竞争力,导致其他品种规格的销售量下降,导致企业的总利润下降。企业最好的办法是把中标品种规格商品价格上调13%,家电下乡品种就与其他品种没有价格优势,企业还可以增加13%利润。网上经常爆出家电下乡的上比非家电下乡同品牌规格商品价格高出10%以上还不打折新闻报道,这就证明提高下乡中标商品价格是生产厂家的理性选择。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就要有一堆政府机构执行,这些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和请来的评标专家也不是什么好鸟,你企业中标了,销售一件商品多了13%利润,你老兄可要懂意思哟,不然下一轮可就没有你的份了。商家基本上是要拿一半利润孝敬这些主,不然你实力再强也没有你的份。因此,家电下乡不会让普通的家电商品实际需求增加,只是增加了一群通过违法乱纪发财的富人,他们都只消费奢侈品,君不见,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
中央政府推出汽车下乡政策跟家电下乡政策一样除了产生腐败、扩大贫富差距、破坏公平之外其他作用没有。真正扩大内需的政策只有建立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普惠制社保体系。这样弱智的政策为什么会出台呢?因为有关专家学者对于一些经济理论生搬硬套,他们认为就跟出口退税一样给予部分商品财政补贴补贴可以促进消费。实际上出口退税从长期来说对于出口没有任何帮助,只会制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给予商品财政补贴对于促进国内消费在短期都没有任何帮助,只会造成更大贫富差距。
4、家电汽车以旧换新
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也就打着扩大内需幌子让商务部的那些过时的计划经济职能部门找点事做,随便给地方商务部门增加一点创收的渠道,实际上除了增加浪费和腐败之外没有什么价值。下面就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分析评价实施效果。
一是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跟家电下乡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凡是具有以旧换新资格商家实际上就能够享受10%财政补贴,就能比竞争者更有价格优势,因此确定哪些企业具备资格就是一次巨大寻租机会。负责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商务部和地方商务部门的官员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商家基本上是要拿一半利润孝敬这些主,不然你实力再强也没有你的份。获得以旧换新的企业也没有一个是傻子,把所有利润都让给消费者,他们会提高商品的价格。因此,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跟家电汽车下乡不会让普通的家电商品实际需求增加,只是增加了一群通过违法乱纪发财的富人。
二是以旧换新的旧家电、旧汽车不能物有所值导致弄虚作假。消费者交售旧家电后凭以旧换新凭证购买新家电时直接申领补贴,由销售企业代财政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当场兑付,将补贴资金抵减新家电销售价格后支付。现在媒体上经常爆出凭假以旧换新凭证骗取补贴。
三是旧汽车回收企业的许可制度,也容易造成了行业垄断,导致权力寻租。现行汽车报废制度,报废企业做独家生意,基本上属于强买强卖,报废证需要钱买。
5、生猪集中屠宰政策
前几年,郑州市“馒头办”(全名是馒头生产销售管理办公室)和市内各区的“馒头办”,当众上演争夺管制权的丑剧,兰州还搞个什么“拉面办”。这些地方政府搞的什么“馒头办”“拉面办”都被媒体曝光,批评后都撤销了。但创办“馒头办” “拉面办”的念头并没有在中国广大公务人员的头脑中消失,国务院的商务部就给我们从中央到地方全国范围内每个区县市建立一个屠宰办(全称生猪集中屠宰管理办公室)。“馒头办”“拉面办”都是地方政府行为,媒体一曝光批评,就撤消了,可是这个屠宰办的主谋是商务部,位高权重,媒体都不敢捋虎须。
中国大量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思维中走出来的人仍然坚持认为:猪肉实在太重要了,因此生产和销售不能交给市场去自发调整,而必须由看得见的政府官员去直接管理。当然,这些政府官员可能会失职或者腐败,对此应该加以监督和惩治,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对猪肉的管制。 其实如果按着这些人逻辑,衣服也很重要,我们国家应该建立管理衣服生产的“衣服办”,面粉也很重要,我们应该还建立“面粉办”,还有大米也很重要,鸡蛋、玉米等都很重要。既然这样,那我就建议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得了。
实际上“这办”“那办”就是增加成本,减少商品供应数量,提高商品价格,降低商品的质量。30年计划经济已经告诉我们了。比如:改革开放以前,粮食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政府控制。那个时候,粮食安全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人们总是有挨饿之虞。即使后期可以吃饱了,但也仅仅止于基本供应。后来,国营粮店消失了。今天大家都是到私人粮贩、超市那里去购粮。人们因此而挨饿或者受勒索吗?不,人们得到了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丰富供应、优良质量和殷勤服务。过去,如果国营粮店的某位职工坚持长期给消费者送货到家,他很有机会评上全国劳模。但对今天的粮贩来说,如果他不这么做,自己都会觉得不安,怕因此失去顾客。
生猪集中屠宰政策是不是可以让猪肉的质量更高呢?我认为是没有相关性。这次河南双汇闹出的瘦肉精事件就证明了生猪集中屠宰政策对于猪肉质量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其实生猪质量检测一个食品药品监督局就足够了,多部门管理只会造成推卸责任。
商务部不仅仅给我们头上强加了屠宰办,还有酒管办、市场办、成品油办、蔬菜办,估计不久的将来,商务部还会搞出大米办、面粉办、鸡蛋办、衬衣办、裤子办来。
综上所述,商务部这些年来,就几乎没有做出一件正确的事情,尽出一些鼓励浪费、制造腐败、南辕北辙的笑话政策。
二、商务部尽出笑话政策的原因分析
1、商务部领导干部没有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商务部领导干部没有遵循党中央讲学习的要求,不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满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知半解。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得幸福,让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商务部的官员却根据凯恩斯主义那个骗子理论把经济发展目的异化为经济增长(GDP)、扩大就业、控制物价。实际上经济增长(GDP)、扩大就业、控制物价与人民群众过得是否幸福一点关系都没有。首先GDP与老百姓幸福没有直接关系,人民物质生活是否丰富不在于GDP的多少,而在于财富的积累。正是把GDP等同于人民物质生活丰富,导致一些伪经济学家发出这样奇谈怪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可以提高中国的GDP,日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可以让日本走出经济衰退。这些观点在中国官员还很有市场,因为这些观点支持他们在浪费中腐败,腐败中浪费。有些官员真的恬不知耻,他们浪费国家财政资金大吃大喝,还美其名曰:拉动内需。其次扩大就业与人民幸福也没有任何关系,应该说工作时间越少,收入越高才会越幸福,不然中国共产党怎么会在革命时期领导工人罢工,要求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标准呢?提高民众收入才是正道,扩大就业只不过是最不能让民众幸福增加收入手段。最后控制物价与人民幸福也没有关系,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控制的很好,但是人民物质生活资料异常短缺。物价就是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总量的一个比值,控制物价本质就是让劳动人民承担货币发行过量的成本,特别是让农民承担成本,鼓励让有钱人浪费。只要让老百姓收入增长比物价增长快就行,共赢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除了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行为,其他物价政府不应该管理。
2、商务部组织结构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
商务部的市场秩序司、市场建设司、商贸服务司、市场运行司等都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部门,一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职能也是与其他部委职能重复,比如市场秩序司的参与组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职能、国家已经有一个知识产权局了,要你市场秩序司参与组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吗?商业欺诈有公安局也不需要你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可以商务部这个司除了增加社会成本之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没有半点帮助。
商务部的外贸司、服贸司、产业司、外资司、援外司、合作司、公平贸易局、产业调查局、国际司、世贸司、亚洲司、西亚非洲司、欧洲司、美大司、台港澳司、信息化司、外事司等一些外贸职能司在机构和职能设计也有问题,有很多职能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思维。比如:外贸司负责拟订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目录;承担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编报进出口商品配额、关税配额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和执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指导交易会、洽谈会等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其他事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量计划,商务部负责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总量计划内组织实施。粮食、棉花、煤炭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商务部在进出口总量计划内进行分配并协调相关政策。他们主要依靠一些计划经济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市场经济办法。
正是因为商务部组织结构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他们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所以也总是出台一些计划经济思维政策,这些适用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当然就成为鼓励浪费、制造腐败、南辕北辙的笑话政策。
3、屁股决定脑袋的普通人本能
人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动物,坐在什么位置,就被那个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眼界、判断及价值取向,很少有人能够逃得过这种动物本能的宿命。商务部的领导干部大多数也不能免俗。因此,只有依靠界定市场与政府的分工边界,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优点,实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时也达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实现私利与公利统一的新经济学理论——共赢经济学重组商务部,设计出让商务部官员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时也达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职能和机构。
近年来,商务部执行着和出台了尽出一些鼓励浪费、制造腐败、南辕北辙的笑话政策。商务部机构设置中存在大量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部门,一些有必要留下部门也有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因此,商务部再造重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