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新情怀


天涯海角新情怀

喻建国

我们来到了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进门之后,根据导游的导述,紧随其后,直奔“天涯”、“海角”,路上游客去的和回的成了两条滚滚人流,上海人形容人多而且又流动的地方常称其为南京路,这里可就真是南京路了。熙熙攘攘,人流穿梭,照此人流估算,每天可能有两、、三万人到此一游。我们去的时候走的是沙滩地,因为人流的踩踏,自然已经在沙滩上形成了一条被踩实的沙路。

沙滩上人们在戏水,沙滩旁的海水中人们在游泳,泳衣的色彩把个海边点缀得五彩缤纷,欢声笑语在空中飘荡,一派天国景象。“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早已无影无踪。“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

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不觉映入眼帘时,这些恐怖的诗句一下子跳进脑海,又一下子被围绕着巨石拍照的人们的跳上跳下挤来挤去的身影所掳去。跟旅游团旅游,本是蜻蜓点水,时间极紧,我们也立即抓紧时间争分夺秒选角度抓空位,拍“天涯”还容易一些,拍“海角”就麻烦了。“怪不得,导游叫我们别去拍‘海角’了,还说出一套别去拍‘海角’的奇谈,原来他是怕游客因为拍‘海角’出现情况。”同去的老张在经历了拍‘海角’的艰难后煞有所悟地发话。

  回程我们选了紧贴沙滩的山石路,这里的风景多多,不过我们没有时间,还得赶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回旅游车,“赶回11105!”这是我们经常相互关照的话,11105是我们乘坐的旅游车的车牌号。虽然早知这里已建成一个沙滩海景又加曲径通幽山峦起伏的多层次旅游胜地,为了赶时间,我们顾不得什么“点火台”、“ 望海阁”、“ 怀苏亭”,也顾不得什么由现代建筑和仿古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物寨”、“ 天涯漫游区”、“ 海上游艇俱乐部”、“ 天涯画廊”、“ 天涯民族风情园”、“ 天涯历史名人雕像”。当我们赶回停车点,却遍找11105而不得,只听见有些导游在大叫;“5312!” 1103!”……,这全是海南旅游团队的番号,别是一番数码空间图景。奇的是我们团队的一个人影都不见,集合时间倒已逼近了,我操起了现代通讯工具,拨上曾林的手机号,“曾导吗?车在何处?” “你们在哪里?” “就在下车的大门边。” “你们就在那里等着,别动,我们立即来接你们。”现代通讯工具显神威。古代荒山僻壤水天相连之地,多少被朝廷流放的“叛民”、“ 逆官”怀着走天涯海角之情,满腹去而难归之感,“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迎干道绕郡城。” 我突然想起我的《昨今》:“乍回眸险滩深塹,坦环顾绿草香花,国难人灾俱往矣,和谐创新美如画。”在我的面前,巨型旅游大巴,一辆辆车来车往,客上客下,停车场上停着的还有上百辆。年前我曾去祖国宝岛台湾一游,这回和我同来的旅伴也曾同往宝岛,谈起海南与台湾的比较,“看来海南的旅游景点要比台湾的同类景点来得大、奇、胜”。“游客自是更多。”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离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马岭山脚下,这里每天会招来多少旅游财富,那些曾在此处哀叹的人儿,何曾想到这里有今天。政通人和,唯有和谐的政治才会有福美的人间,我们要向前,但是千万不要乱来,蛮干是会破坏良辰佳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