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事件解决方案


郭美美事件处理方案
可能主管信息管理的官员正在沾沾自喜,他们或许会认为郭美美,通过锁帖或限制可以让这样的事件消沉下去。但是他们错了!这样做,虽然可以减缓不满情绪,但那是采用堵塞的方法治水。群众的情绪只能疏导不能堵塞,这是共识。
而像郭美美事件包含了所有畅销书的要件,情色、离奇(悬念)、财富获得、等等,民众的好奇心是不会轻易泯灭的。只是好奇心还好办,因为有很多的好奇心并不都能满足或者有答案,例如UFO。问题的关键是郭美美事件牵动红十字会,而红十字会又涉嫌将民众所捐的善款侵吞------致富,这就不是什么好奇心满足的问题。郭美美事件可以说已经演化为对于一个慈善机构的怀疑。
如果采用隐匿的办法或限制信息来源的方法会一时起作用,但同时也起着很大的坏作用。因为这样的好奇心,蕴积着大量的民众情绪,民众不满自己的善款被挪用。小的方面讲,慈善事业将大受危害。大的方面讲人民很有可能产生“事件是在政府庇护掩盖”不明真相的错觉,最后这样的好奇心会演化为对政府的不满,这就是大的损害。维稳的关键在于疏导不良情绪。这样离奇的事件,隐匿压制时无济于事。仔细去看看,采用什么警察言论、央视采访都难以阻止民众的好奇。即使是那些锁帖不能到达顶部的有关郭美美的帖子每天一样有大量的跟帖和点击,官员们就应该明白,这样的事没有一个结果交代是压不住的。
不管最后的金主是什么级别的“大员”,因为他的丑行已经让民众的不满情绪大量的激发,他就应该出来负担这个责任,可以说“死不足惜”。死了也难以挽回慈善机构和政府的信誉。而且在找到一个高级别的“替罪羊”后,还不是简单的公布就可以平民愤。这样的事,可不是像三国曹操杀一个分配粮食的官员那么的简单。主要的是怎么疏导民众的不满情绪,不要让民众的不满情绪积累,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
前面讲了,郭美美事件符合成为畅销书的众多要素。因此解决的方案就是将郭美美事件写成畅销书,而且政府要支持,用大量的真实事件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民众的好奇心得到圆满的满足就不会有不良的情绪演化蔓延。这是一个相当紧要的措施。而且书的写作要有专门的社会心理学专家全程指导,不妨重金聘请美国方面的专家。
只有采用信息共享娱乐的方式才可以减缓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只有适当的引导才可以不让民众的情绪让美国这样的对手利用。因此在专家聘请上要注意避免聘用有FBI背景的专家。
让郭美美事件娱乐化,满足民众好奇心是一个将郭美美事件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的办法。至于保护那个郭美美幕后“金主”那是十分不明智的。这样的人所造成的坏影响已难以挽回,死不足惜。相关人员利用权势保护这样的“金主”那是在拿政府的寿命开玩笑。
维稳机构,愿意将费用用在这个解决方案上吗?不要以为我危言耸听,良医治未病,等到“病入膏肓”拿就“悔之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