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超过30%,出口约占全球9成以上。如果是其他国家,即使是非洲或是拉丁美洲等一些二三流的国家,这种商品的出口价格一定奇高无比。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稀土出口企业竞相压价,价格低得美国等一些同样有稀土资源的企业干脆没有必要生产了。于是中国稀土长期以白菜价出口。
终于,一些良心和下体都还存在的一些部门开始限制稀土的无序出口,稀土价格涨势良好。有趣的是,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某高官18日指出,中国将考虑采取措施应对稀土矿价格的上涨。据悉,该高官在会见来访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时表示,稀土元素价格上涨将引发通货膨胀,这不是中国经济需要的。
如果这个新闻不说是哪个高官,并且读这个新闻时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日本官员。但这个官员却是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假设这个新闻不是虚构的话,中国在稀土价格上的认识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首先,中国的稀土长期在国际上以“白菜价”大量出售,但和其他低价中国商品遭反倾销调查不同的是,欧美国家对廉价稀土非常欢迎。为什么日本、美国等国家不对中国的低价稀土提出反倾销调查?假设沙特以50美元/桶的价格向中国出售石油,中国会不会提出反倾销调查?这根本不是潜规则,而是明显规则:全球欢迎中国低价出售资源,以掠夺中国不多的财富。中国稀土储量只占全球不到四成,产量却占全球97%。虽然中国的稀土价格已大幅上涨,但未必超出了其稀缺性支持的水平。
其次,中国稀土开采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而相关企业并未付出足够的环境治理和补偿的成本,这些成本理应反应在稀土价格中。在西方一些国家,很多矿藏即使非常有价值,但只要会产生较多的环境污染,就不大可能开采。但中国几乎凡是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方,开采的央企或是民营企业自然富得流油,但对于当地居民,就是几代的灾难。为什么说几代?因为环境污染会生下很多畸形儿。如果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矿产品的成本自然大幅提高,售价自然也会上涨。所以中国稀土价格之前很低,是因为断子绝孙式开采的恶果。
第三,并不是所有的价格上涨都能引发通胀,2010年中国稀土海外市场的总价值也仅为9.3972亿美元,与中国皮革手套出口额相当,将稀土价格上涨与通胀联系起来,完全是胡说八道。
最后应当思考的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进口的石油、铁矿石价格成倍上涨,中国付出了巨额成本,但石油和铁矿石国家的高官有没有表示要抑制这些商品的价格以控制通胀?反而是印度、澳大利亚提高铁矿石的出口关税。陈德铭到底是为中国根本利益工作的官员,还是为稀土进口国根本利益工作的官员?
所以,中国的稀土价格应该上涨上涨再上涨,上涨到具体价格,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不好说,而且稀土有不同的品种,价格差距也较大。不过衡量合理的价格有两个标准:一是美国等已经停止开采稀土的国家重新开采稀土;二是日本等已经囤积了几十年稀土的国有开采动用稀土储备。不久前石油价格高,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国际能源署不就抛了6000万吨的石油储备吗?
有一个网友曾告诉我,他办公的地方,有个公司用泥做成杯子卖到日本,这个公司的人透露,这个泥其实是稀土,这是出产稀土的地方的官员给日本公司出的主意。看看,汉奸都与时俱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