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老广州“聚会茶楼”
老广州们大抵还记得,过去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本行的“聚会茶楼”:广州酒家是钱庄和商界有身份的人的去处;陶陶居是度桥编剧的“开戏师爷”、挖角组班的“班蛇”云集之地;莲香楼则是布行、绸缎庄的领地;政府职员进太平馆,中小学教师到高师(龙凤酒家),地产商人上钻石酒家,新闻记者则入红棉阁、陆羽居。
我想,这些行业“聚会茶楼“的形成,固然是各行业人员进行社交应酬——”一杯在手,可作半日清谈“的需要,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它兼有信息茶座的功能。试想,同一行业的人员聚集在一起,三句话不离本行,年年月月日日,该提供多少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该行业的事业发展,会有多大的裨益!可惜,世易时移,不知道何时,这些行业的聚会茶楼一一湮灭了。
今天重弹这行业茶楼老调,无它,皆因当今的社会,是强调信息功能的社会。信息灵通,可以为各行业创造保护自己的条件,达到事半功倍,甚至反败为胜的功效。据说,对广州聚会茶楼的信息功能,东邻日本的一些大公司甚为欣赏。日本水产公司等几家企业,还在东京合资经营了一座广东式茶楼——“饮食之家”来进行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呢!设若我们广州有关方面也来重新继承老广州聚会茶楼的好传统,组织新的行业茶楼供各行各业进行信息交流,谅必一定会受到各行业人士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