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将“对冲”搞成“对赌”
货币当局的对冲交易是指货币当局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得不买入大量美元,为了避免增加中国国内的货币供应,货币当局又不得不发行大量票据,进行冲销(Sterilization,原意是消毒、灭菌)。如果不发行票据,货币供应量可能很快增加,会引起经济过热和通胀。货币当局忙于冲销流动性,为了回收流动性,货币当局已经N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多发行定向票据。货币当局的对冲交易,应该是针对贸易项下的正常结汇而发行的基础货币所作的交易。
货币当局的对赌交易则是货币当局大包大揽地收购外汇并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冲,在被对冲的外汇收入中包含了比较多的投机资本流入,我们就认为这种对冲属于“对赌”。实际上,已经深深地卷入到国际投机资本设置的“对赌”交易陷阱之中,使得货币当局演变为一个对赌交易者。
而针对投机性资金流入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货币当局所做“对冲操作”,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对冲,而是对赌。遗憾的是,现在人们把这种交易也包含在正常的对冲交易之中。
在与货币当局之间的对赌交易游戏中,进入中国市场的“热钱”,不仅从央行获得了利息收入,还获得了相应的人民币升值收入,如果投机者们将人民币投入股市或者房市等投资领域,也可获得相应的资本增值收入。
附:
对冲:金融学上,对冲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一般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行情相关是指影响两种商品价格行情的市场供求关系存在同一性,供求关系若发生变化,同时会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且价格变化的方向大体一致。方向相反指两笔交易的买卖方向相反,这样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当然要做到盈亏相抵,两笔交易的数量大小须根据各自价格变动的幅度来确定,大体做到数量相当。
对赌是指交易商将客户的指令全部都不实际执行,客户赚多少公司就亏多少,客户亏多少公司就赚多少。公司和客户是一种利益完全对立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客户和公司在对做。在实际操作中,对赌公司把交易条件(费用、价格、隔夜利息等)设定得对客户不利,这样绝大部分客户最后都会赔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