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十年亲历记(一)


  一个投资人对真相的思考

  过去十年,我曾经历了中国史上最漫长的熊市和极度疯狂的牛市。

  2011年底,我们又一次站到了伟大牛市的前夜。

  我猜想,它将带来史无前例的高潮。

  (为避免歧义,本文将隐去多数相关人士的真实姓名)

  

  第一章   一份美差

  

    2001年初,股市在庄股的集体表演中冲破2000点,互联网公司正比着烧钱。传说中的创业板即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投资炙手可热。空气中都可以嗅到钱的味道,那真是一个躁热的春天。

    我刚刚结束了北大MBA学业,正打算到据说能赚大钱的投资界找份工作,恰好得到了导师的工作邀请。当时导师受学院委托兼任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我给导师当助手,挂名董事长助理,起初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北大招商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

    经过3个月的努力,基金顺利募到了3亿资金,这在当时还算个不错的成绩。

   钱刚到帐,麻烦就来了。在公司成立之初,管理层曾郑重承诺,基金绝不投资二级市场,只用于创业投资。但总经理在5月突然提出要将募集资金投入二级市场,股东间也出现分歧。学院参与这件事的初衷,是尝试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推动创业投资研究的发展。何况当时银广夏为代表的庄股已经开始积极出货,股市简直像正在冒烟的手雷。看到这种情况,学院决定撤出。经过一番博弈,学院与其他两家股东退出公司。这当中,我帮着老师做了些斡旋工作。然后就自然被失业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忙于找工作。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来自深圳的电话。是招商局A(000024)总经理打来的:“陈宇,你在北大招商这件事上表现的不错,维护了你们学校的利益,书记也很欣赏。我们这里缺个董秘,你愿不愿意来?”那会儿我真不知道董秘是干嘛的,也不太好意思问,心想三十岁的人怕当不好秘书了,就说:“您让我考虑两天行吗?”

   撂下电话我就给另一位师兄打了过去,他现在还是3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我问他:“董秘是做什么的啊,这工作我能干的好吗?”他说:“董秘是管上市公司股票的,那可是高管,美差啊。活不难干,你那两下子没问题。”

   既然是美差,那还等什么。于是在2001年11月,我揣了本台湾人写的《股票投资学》,开赴深圳,正式上岗。那时候,吕梁已经出事,大盘从2100点轰然跌到1700点附近。创业板被无限期推迟,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但没人料到,银广夏最终将跌掉净值的98%,融到6000万美元的亿唐网站后来也倒闭了。对很多人来说,漫长的熊市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