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又一次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历时120分钟的百度黑幕专题,主题为《构建网络诚信在行动 百度:阳光背后的阴影》,讲述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竞价排名经营模式,使得许多灰色商业进入互联网,污染网络环境,也使得很多骗子屡次得手,在大家看来,可能这一切都是百度的罪过,但作为互联网人,我们需要抛开现象看本质,需要对抨击的背后做一个深入的思考。
央视连续2个多小时的专题中反复强调,出于构建网络诚信的目的,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媒体,有责任曝光这种互联网的阴暗面,可这种往死打的做法,不免让我们对其产生怀疑,其背后真正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新旧媒体肉搏
正如互联网上一些数据显示,央视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是109亿元,同比增长17亿元达15%,这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但是相比于随着电商等新兴产业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媒体相比,这样的数据似乎稍微不尽人意,相关机构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国内互联网广告年增长速度在47%以上。特别风靡全网的电子商务使这个数据不断地在刷新,以今年第二季度百度财报为例,百度单季收入为34.15亿元,同比增长78.4%。全年收入预计在120亿左右。
这样的数据对比,可能会让一些行业观察家和营销人联想到,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百度为代表的新媒体之间的肉搏,更是有IT评论家将其视为“生死博弈”。根据市场数据分析,百度的广告已经开始取代央视的曝光度,这样的局面,还是可以让我们再一次感叹电子商务的潜力和发展势头。
为“央视搜索”铺路
8月15日,新浪微博上有网友爆料出央视网低调推出名为“央视搜索”的独立搜索页面,页面标明“测试版”。后经查证,央视网早已于2010年1月14日推出名为“央视搜索”的独立搜索页面,不过该搜索仅索引央视网站内信息,包括新闻、视频、网页、图片、博客等,不能用于全网搜索。这一次的批判是否与“央视搜索”有关联,这仍需要后期观察。
净化互联网空气
就像15日晚报道所称,央视目的构建网络诚信,这种网络诚信让我联想到淘宝平台,其实两者有相似之处,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C2C和B2C购物平台,日交易额以亿为单位,很多骗子也同样钻了淘宝很多空子,以假货假售为手段欺骗无辜的消费者。而百度的关键词竞价排名也同样如此,这样的现象无法避免,唯一能做的就是和淘宝一样加强审核机制、提高门槛。
如果说央视抨击的真正目的在于此,那么作为网名的我们就有福了,可往往你我都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特别是这次央视为期两天轮番抨击,更让网民坚信百度是黑暗的,但我们更明白的是央视无法改变网民使用百度和上淘宝购物的习惯。
分析以上三个可能性,在我看来,前两个目的的可能性更大,即央视自己的搜索引擎和新媒体对央视的冲击,而对于新媒体来说是黎明前的黑暗。
央视恶批百度 新旧媒体互博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