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艺术的集大成者


  滚雪球艺术的集大成者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是一笔在不断增值的财富。

  ——题记

  

  随感录(一)

  也许,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不是某种新理论、新概念或新框架,而是能进行战略思考的人。

  战略思考者需要敏感,富有洞察力和一种敢于向现状挑战的探索精神。他们需要一种平衡的视野,而不能是仅懂得某一事物的专家;他们必须是综合性问题的解决者,因为当代许多问题都涉及许多功能和地区,发生在传统方法已无能为力的领域。

  历史由时间的长河写成。

  几年前,在广东有这么一句著名的顺口溜:“鹤山一张毯,顺德一把扇,新会一条线”,它总结的是上述三个市经济腾飞的诀窍。

  “鹤山一张毯”,指的是鹤山毛纺织总厂的拳头产品“美雅牌”拉舍尔毛毯。该毯从1984年4月9日诞生那天起,便形成滚动发展势头。高峰期一年订得的订货合同就是几十亿。如今的鹤山毛纺织总厂,已改组为广东美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毛毯生产企业之一。她彷如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展现着改革开放年代的辉煌!

  是谁挥鞭赶日,为美雅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是这个企业的所有创业者,而在这其中,不能不提到的便是这个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澄海先生。

  

  市场篇

  “拉舍尔”,这是100年前法国一位著名歌剧演员的名字。此人以扮演拉辛的《费德尔》等剧中的角色著称,演唱时常用毛茸茸的织物作披肩、服饰,人们爱屋及乌,便把此物也叫做“拉舍尔”。

  考据拉舍尔的纺织属性并非本文的任务。但有必要指出,1984年4月9日中国第一张拉舍尔毛毯在鹤山毛纺织总厂诞生,标志着该厂赢得了踏上现代化工业通途的机遇。

  然而,机遇的把握是需要明智运筹的。

  李澄海深知,干任何事情,要想一蹴而就到达光辉的顶点,期待值都不宜太高。只有脚踏实地,审时度势,干今天,想明天,未雨绸缪,经过一系列冲破屏障、跨越时空逆转的奋斗之后,才有可能摘取丰硕的胜利之果。

  果不其然,随着拉舍尔毛毯在市场走俏,国内生产厂家如林立起,“拉舍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兼之新兴的轻纺行业异军突起,猛然冲击“拉舍尔”国内市场,令得“拉舍尔”市场风云变幻,前景堪虞。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早在美雅牌拉舍尔毛毯风行神州大地的年头便“常将有日思无日”的李澄海,以其采取的高超市场对策轻松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的市场危机。

  1985年,李澄海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攻克单层“拉舍尔”毛毯这个项目,又一次填补国内空白,又一次占领了市场制高点。之后,他们又开发纯棉、阻燃型、羊毛、麻型拉舍尔毛毯,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得需求。同时还开发出高档次的特种腈纶毛条、羊毛绒线、腈纶绒、高级床罩、多用被、床单、枕头、电脑绣花商标等产品,逐步形成了系列床上用品。无疑,这种“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开发梯次结构,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步,李澄海又作出了“两个本领一齐学,两个市场一齐占”,的决策,在全国设立了13000多个联销代销点,并把拉舍尔系列产品销售到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两个市场一齐占”,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天地,有了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市场架构,李澄海和他的拉舍尔事业的发展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随感录(二)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心脏。当战略家在一个僵持的市场寻求解答时,一种方法是向关于产品和市场的传统观念正面挑战。赢取市场,谈何容易!但若赢得了市场,也就赢得了效益、发展,甚至鲜花、掌声、荣誉……

  

  人才篇

  企业的生命力何在?在人。李澄海爱才、重才、用才,在鹤山市有口皆碑。他提出“一引二借三培”的聚才之道,先后从西安、新疆、甘肃、武汉等地引进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类专业人才数十人。对于那些愿意接受公司聘请甚至借用的专业人才,则不拘时间长短,一律聘请借用。李澄海还先后派出数百人到大专院校学习,先后派了180多人(次)去日本、香港、澳门学技术、学管理。对科技人员,李澄海实行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住房和分配上实行“三个关心,两个倾斜”政策。对管理人才则实行双向流动制度,把有实践经验的干部抽调到科室来参与企业管理。

  由于重视人才,广招人才,企业建立了一支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队伍,这些人才在科技、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请看,公司使用自己培养的人才搞自营出口贸易,既能搞技改攻关,又能搞市场攻关,把整个进出口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司技术人员经过研究探索,使用国产原料代替进口原料,每年可节省外汇几百万元;公司技术人员通过改革生产双层拉舍尔毛毯的设备生产单层拉舍尔毛毯,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就连外聘借用专家,由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为公司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公司从上海借用了一个高级工程师,开发出腈纶、簇绒毛毯,填补了广东省这项产品的空白。尤为难得的是,企业还培养了大批工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输送给市内其他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美雅效应”,单单是调出去本市其它厂当厂长(经理)的,便有20多人。

  由于科技领先,拉舍尔毛毯在全国同行业占领着五个制高点,即生产规模最大,出口数量和创汇最高,销售量最大,税利最高,质量最高(国家金质奖)。目前,企业产品有一个国优、六个部优、六个省优,并获得国家一级计量奖。

  

  随感录(三)

  创造时代与构架历史靠的是人才,成就奇迹与升华价值同样也是靠人才。一个企业兴旺发达,首先是人才的兴旺发达。被誉为“欧洲之父”的法国经济学家让·莫内说:“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这确是至理名言。荷兰的菲利普公司,想把美国“硅谷”一个研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专家挖过来,先是花年薪200万美元没有挖成,最后干脆用2000万美元把这个企业全买了过来,人也就夺过来了。因为菲利普公司的决策者深知,人才,就是财富,就是物质。世界上,无价之宝,只有人才。举凡真真正正称得上具有统御之才的战略家,其共性往往是相通的,这就是: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发展篇

  “美雅”从年产值33万元的小厂发展到年产值逾数十亿元的股份公司,靠的是滚雪球艺术的自我“滚动”。鹤山历届县市主要领导,在“美雅”滚动前进的每一步过程,都留下过他们的汗水和心血。每一怀及于此,李澄海总是深情感慨:“美雅”能滚出今天这个规模,是因为有个“好婆婆”。

  在历届市县领导的支持下,李澄海紧紧抓住拉舍尔毛毯这一“拳头”,让它不停地“滚动”。他始终着眼于扩大和完善企业的一条龙系列化生产,从最初原料到最终产品的考虑,不断投入,不断配套,使企业逐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壮大,最后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如企业所需大量毛条,原来全靠进口,后来他们引进了生产线,自产代进,产品除了满足本企业外,还供应全国20多个拉舍尔毛毯生产厂家。企业每年需数百万只包装袋,他们就上马包装袋生产线。包装袋生产线需要大量薄膜,他们又兴建薄膜厂。这样填平补齐,既满足了本公司的需求,更大量的拉链、涤纶、薄膜产品,源源外销,或供应国内拉舍尔厂家,产品于是从单一走向系列化,公司也因此而发展成为拥有8个分厂、8个子公司的集团化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毛毯生产企业之一。

  早在1992年9月,鹤山毛纺织总厂便改组为股份制的广东美雅股份有限公司。改组为股份制公司后的企业,展示了强大的活力和广阔前景,成立了美雅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美雅实业贸易公司,投资3.8亿元,新搞6个技改项目,开发PVC薄膜、拉链,经编包边布、涤纶、高级纺丝型拉舍尔毛毯等产品,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实现利润逾2亿元。它意味着李澄海带领的美雅人提前一年实现了雄心勃勃的“八五计划”。

  在美雅公司第六届职代会上,李澄海代表公司庄严宣布:美雅公司要争取发行B股,此外,还要争取美雅股票到香港或美国上市,把企业推向世界市场,让企业真正走向世界。这是李澄海为美雅谋划的积聚实力开拓经营的又一次“大滚动”。

  

  随感录(四)

  匆匆十年,沧桑之变。面对处处都是对手的商业社会,只有通过采取某些不同的着数,才有可能取胜或坚守阵地。而为了找到正确的“与众不同的着数”,则需要客观的态度、洞察力和大胆的探索。一句话,需要战略思考。理论和概念会逐渐过时,大脑和思维过程却不会停滞不前。历览李澄海和他的拉舍尔事业,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感觉:在当今这个竞争世界上,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是一笔在不断增值的财富。

  期待你取得更大的成功,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