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多种因素改善了吗(石建军)


  本周大盘一根阴线,基本把上周的阳线全部吞没,指数震荡盘跌的趋势十分明显。波浪运行的轨迹显示,大盘破2500点并最终威胁2437点基本上已经是大概率的事件了。

  一些投资者感到很难理解,前一个波段下跌时,指数在2610点止跌回升,石老师似乎并没有看得如此空啊。是的,那时候,在经济层面,美债欧债并没有如此严重的恶化;QE3是否推出也没有足够的依据;国内CPI和PPI的同比和环比居高不下的预期没有如此的强烈;银行的利空因素也没有如此的严重。

  其次,在市场层面,2500-2600的原始趋势线始终对上证指数起到极大地依托作用,并且指数始终是在我所设定的少阴区的支撑线之上运行;2319点-2610点的大形态,有望走出3-3-5的波段大反弹的上升行情。所以,我认为:2610点符合大盘波段底部的“一般性”特征,但我再三强调,这个底部是有前提条件的。

  遗憾的是,由于美债危机的爆发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国际形势变得相当的恶劣。我所设定的经济层面的条件和市场层面的条件都被无情打破:不希望恶化的经济因素全部恶化、不希望击破的原始趋势和少阴区全部击破。由此,我不得不认定:A股在3-7年内,已经不会再产生超越6124点的牛市行情了。

  事实已经表明,2700点破位以来,上证指数一直处在不断地震荡盘跌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所谓地量,都被新的地量所刷新。道理很简单,在股市的资金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地量之后,当然还会产生新的地量。

  随着市场的盘跌,一些好心人开始幻想出一些所谓的利多。什么8月的CPI可能形成拐点;什么为了对冲保证金准备金的资金紧张,也许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什么PMI数值已经开始回升,等等。实际上,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对这些所谓利多不屑一顾。

  第一,CPI同比即便是回到6%附近,也并不意味着通胀已经得到控制。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猪肉又在涨,鸡蛋还在涨,食用油也在涨,水产品也在涨。这种通胀,主要反映在CPI的环比上。所以,只有当CPI同比和环比都回落了,通胀才算真的出现拐点!

  第二,提取保证金准备金,主要是对银行加强风险监管。而存款准备金,则是为了对付外汇占款导致的流动性泛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怎么可能将保证金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变成对冲的对象?简直风马牛不相及!相反,如果真象瑞信认为的内地银行不良资产将由1%上升到3%的话,倒要提防将更多的中间业务纳入准备金。

  第三,PMI比上月上升0.2%,能说明什么问题?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景气度,不是根据一个月的数据,而是要看一段时间的走势状况。在一段时间的持续下滑之后,PMI近三个月的数据分别为50.9%、50.7%、50.9%,只能说明,经济景气度在下降了一段时间后,目前进入了低位整理的阶段。其后形势目前并不明朗。

  我最担心的,仍然是美国的QE3和欧债危机的蔓延。近日各国发布的经济数据频频发出显著降温的信号。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大型经济体出现增长停滞甚至萎缩,英法由此敦促G20召开紧急峰会。而纵观各国的股市走势,几乎清一色的表现出下跌中继的大形态。我实在看不到这些内忧外患的利空因素已经出现改善的预期。

  再耐心些吧,博友们,稍稍像样一些的机会,也许又要应验一句老话了:“底在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