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组织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


咋看“组织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

  

  日前,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国家统计局所做的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民意调查选人用人公信度78.30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78.08分,组织工作满意度79.96分。这是民意调查工作开展以来,满意度各项指标连续第四次全面提高。三项指标分别比2011年提高2.20分、2.06分和1.43分。与2008年相比,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11.36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提高11.24分,组织工作满意度提高6.39分。(2012年10月2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是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令人欣喜的是,民意调查工作开展以来,满意度各项指标逐年提高。这充分表明,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各级组织部门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组织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人用人公信度逐年提高。从公布的一系列的数字比对中,我们看到了党的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正逐步赢得干部群众的支持与认可。但是,在数字背后,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过多地陶醉,而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动摇,坚持选人用人制度创新不折腾,坚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不懈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要更加注重群众参与。应该说,单纯从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方式以及对象选择来看,基本做到了覆盖广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或无法排除,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一些人为划圈、个别指定等现象。尽管在调查的时候要求党员干部、普通工人、农民都必须有,但是,会不会出现干部多、群众少,甚至出现代填、代勾等“包办代替”现象,都很难说。如此这般,也就难以完全保证民意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了。除了民调这项工作,其他组织工作,尤其是干部工作,要想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支持,也更加需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性,更多层面、更大范围地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能够真正说得上话,并且说话管用。要始终将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作为包括组织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要更加健全长效机制。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保证,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任何改革和创新,都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常态管理,切忌瞎折腾。就拿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这项工作来说,既然是着眼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就必须在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方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并且要长期坚持。再比如创先争优活动,也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和扩大成果,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努力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使创先争优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要求和经常行动。离开了长效、常态,不但难以取得实效,还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陋习。

  三要更加增强务实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的不二法宝。党员发展、干部管理、选人用人,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开拓的精神,更离不开务实的作风、踏实的态度。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玩文字上的创新、材料上的堆砌,而忽视一些基础工作、常规工作、常态工作的狠抓落实。要坚持常规工作抓常态、创新工作抓落实,切忌一味务虚。对于干部工作而言,必须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首要前提,使选拔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制度、完善机制,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根本途径,不断强化干部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有效性、务实性;坚持强化管理、严格监督,把规范用人行为作为重要保障,不搞因人而异和下不为例;坚持正风肃纪、严厉查处,把严肃选人用人纪律作为关键之举,用铁的纪律保证风清气正。只有靠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的实打实,才能赢得党群干群的心贴心。

  成绩不说跑不掉,问题不提不得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只能说明组织工作在一度程度上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肯定和支持,但对于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找出问题之症结所在,并认真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让群众满意。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党的十七大以来选人用人公信度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