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杰:大学生嫌父亲寒酸竟不让其进家门


冯文杰:大学生嫌父亲寒酸竟不让其进家门


    一家人辛辛苦苦,供小儿子一直上到大学,并且毕业后留在南京,成家立业。按说,这当儿子的,应该好好尽孝心,可没想到的是,老父亲大老远从湖北老家赶来,想看看孙子,儿子却不让他进家门。(2012年11月14日新华网)
    原来这儿子是嫌他的父亲太穷,身上穿的衣服太破太寒酸,怕带回家去丢他的人,所以就拒绝了他的父亲蹬门,并不让他的老父亲看望自己的小孙子。这样的儿子真不知心理是怎样想的,难道是怕自己的妻子日后要和他闹离婚?
    看到这样的不孝儿子,我都跟着来气,毕竟老父亲大老远地跨省去看望自己的儿子,到头来竟然连儿子的门都进不去,相信他的心理一定憋屈的很,肯定会窝囊的要上火。
    老父亲大老远来看自己的小孙子,没想竟然遭到了自己亲生儿子的拒绝。真不知这儿子还有没有一点的亲情可言。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供他读书一直供到了大学,毕业后有了点出息,有了好工作,有了老婆竟然忘了爹妈。这种人最不实交。与这样的人交朋友,肯定会吃亏。
    其实每个当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都心甘情愿地省吃俭用去供自己的孩子读书,望他们长大成人有个好的工作。但现实生活当中,却总是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一旦有了出息,总有相当一部分都在外地工作,与自己的父母相隔千里。想见一次面真的很难,一旦在外地成家,当父母的心理都极不是滋味。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就像生病需人照顾之类的关键时刻难以指望。
    都说养儿能防老,但现实生活却总是另外一番情形,儿子吃老的喝老的一直到读书毕业,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一些学子毕业后,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娶媳妇买房子还要伸手向自己的爹妈要钱花,我本人身为农村80后村官,接触农村事物多,看到的社会现象也多,往往农村的那些“有出息”的孩子结婚住上了高楼,但他们的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却往往住的房子很简陋,现实生活,总是儿子沾了父母的光,而相对对于自己的父母来说付出的却总是太少。
    作为一名大学生,拒绝了自己的寒酸父亲看望孙子的权利,不让自己的老父亲进门坐一坐喝碗水,我特鄙视他,我们的社会教育出了如此没有品行的学生,真乃是我们整个社会和教育界的悲哀啊!
    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今之所行就是自己明天的影子,孝道是可以继承的,相反,不孝者,其子女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日后必有循环之道。所以在此奉劝世人,从现在开始,多多孝敬自己的父母,莫待老人不在的时候才想起孝道,后悔莫及。为了我们的晚年有个好归宿,就请善待自己的老人吧,因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冯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