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提出就是进步,而在为目标欢欣鼓舞的同时,研讨确保我们要实现什么内涵的倍增目标,意义同样重要。
如倍增目标是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这个目标很高,更建议细化并强调两点:一是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要优先于财政收入的倍增;二是GDP的倍增一定要是有质量和少水分的,是体现了经济结构健康调整后的GDP。
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0年来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从2000年13.3%上升到2010年的20%以上,同时,财政收入近几年递增20%以上,到2011年,已突破10万亿大关;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长幅度和大大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011年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只有8.4%,形成了明显的国富民穷格局,而再计入严重贫富两极分化因素,一般居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甚至是停滞的。
此次的倍增目标,先不说实现条件,至少在目标界定上应修正过去的重政府收入增长轻居民收入增长的趋向,同时,为了防止继续重走旧路,必须旗帜鲜明的把居民收入增长放在首位,否则,地方政府执行过程依然会是保财政收入而伤居民收入,另外,尽管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进行二次分配,但鉴于二次分配存在的相关问题,一次分配是改善贫富两极分化的核心和基础。
应该说,在中国工业化基本完成和面临经济结构转型期,GDP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倍增目标的GDP翻一番,意味着2013年到2020年的八年时间里,GDP年均要保持增长7.5%以上。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仍有潜力保持较高增长,但前提是把阻碍经济增长因素去除掉,这包括:政改要适时进行校正对经济管制过分行政主导,抑制腐败是否有更有效的制度措施,国有企业大鳄市场垄断如何打破,如何焕发创富热情和社会尊重,对合法创富和个人财产权益怎样给予强有力的法制保护,政府是否大刀阔斧的精兵简政,房地产泡沫化解会对经济产生多大负作用,社会保障对社会转折期的凝聚人心补旧账开新篇。
我们更期待今后的GDP增长,是高质量和少水分的。高质量就是:GDP增长大大高于物价上涨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不明显的透支环境和资源,政府经济目标和民众幸福目标更趋一致或共同点不断交汇,私营经济比重进一步上升,城乡经济“二元化”分割获得更全面的市场融合,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新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并具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少水分就是:在GDP统计上,要抑制为图政绩的瞒报虚报,让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成为政府经济发展的主导原则。
下届政府任重道远,还面临很多巨大的困难,但愿可以破浪前行,为倍增目标画上圆满的句号!
如何诠释十八大倍增目标
评论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