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一个系统,任何企业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变成一个系统。
这个产品定义包含三个内容:
1、 以成本加成为核心的产品价值链系统。
这里包含着传统营销定义下的产品与服务,大部分消费品、服务产品,家电、旅馆等,以及相关的产品延伸。
2、 以关联产品群、组合产品群为核心的组合式产品生态系统。
这种产品广泛地存在于传统经济社会里,如生意好的餐馆的招牌菜往往性价比很高,或是酒水免费的自助餐,都是通过产品群、关联产品组合实现销售目的的产品。
这种产品的特点是生态性,即产品之间必须具有自愿的生态关联性,如果这种生态关联不能通过顾客自愿选择的形式完成,就说明这种产品设计存在问题。
2010年发生了多起香港导游与内地游客谩骂、打架的恶性事件,究其原因,是旅游产业“地陪”潜规则的生态链被破坏。
旅游的潜规则是,地陪导游的收入需要从游客在指定商场的购物中提成。部分旅游公司为了吸引内地游客,打出了免团费1日游的项目,这种1日游目的是购物,但又不是旅客的义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些游客不购物或购物金额很小,与地陪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这是典型的关联产品生态关系建立不当所致。
3、 以产品链、产业链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或商业系统。
腾讯的IM(QQ)、门户网站等资源免费,但是腾讯的广告、网游等增值业务为腾讯带来巨大的收入,这就是产品链及产业链的新商业模式,以流量广告、关联产品为收入来源,而不是以自己的核心产品(IM)为收入来源。
这些企业的产品收入与盈利模式,与传统产品的“成本-价格-利润”不同,往往是核心产品不赚钱或收费,靠广告或其他产品获得收入与利润。
这些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提供越多免费产品或服务的公司,越来越成为高市值的企业,如腾讯、淘宝、360等。
上面的梳理说明,对于今天企业的产品,必须采用新的定义,即产品是一个系统的战略思维。在这个定义下,企业家才会明白,为什么产品必须先智造,后生产(制造)。
无论是上面三个层面的任何一种产品,都需要先通过产品战略思维,准确定义产品的系统类型、收入-盈利模式、增长驱动力、关键点火按钮,这就是产品智造的核心内容,绝不仅仅是围绕这产品这个靶心去增加一些市场调研的前置性工作。
我们需要认识与解析产品背后的系统驱动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顺序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