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的处理


  月经失调是一个大范围的名称,在中医里统称月经病,包括了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疼痛情况等的异常,通常有月经先期、后期(以21-35天的周期为正常),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过少,月经无规律,痛经、经期延长、闭经、经间期出血、经行不适等多种表现,包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多囊卵巢综合症、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经前紧张综合症等多种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可以从生殖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的失调解释;从中医的角度,月经失调则与气血不足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中医的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对月经失调的处理,首先应该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治疗的方案和疗程。例如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期治疗可以防止疾病发展,预防不孕、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在治疗方法上,可以根据病人的治疗目的和中西医的特长,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药在整体调节女性内分泌环境的平衡方面有较大优势,虽然用现代医学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中医药的机理,但是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药调整女性内分泌失调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

      另外,对于月经失调的病人,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和心情的调节,每一个病人都有患病的生活因素,因此,医生在诊疗的过程中,也会注意指导患者进行调理,以求治病和防病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