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压力,博弈筹码将向中国倾斜


  今天消息面上,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是美、欧、日联合对中国的稀土管制策略施压。当然,他们寻求争端的解决方法是世贸规则。

  笔者早前曾有一篇关于中国战略资源需要适度管制的文章。其中尤其对稀土资源提出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去思考的观点。今天,我们欣喜于见到国家真正在思考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采取的管制措施。这是一个很正确的抉择。

  今天中国对外的渠道宣传上还仅仅是从环保角度进行思辨并对欧美日等国抗辩进行应对。这一方面是从市场经济和世贸的角度来解释的,应该是一个渐进的手段。中国没有取消对外出口,只是数量上的增减而已。这符合贸易法则。因此,美、欧、日的抗辩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抉择。但是,这种手段还存在一个问题,还没有从更为重要的原则出发进行管制。即是可以通过立法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去考虑。国家安全策略上有如下几点可以考虑:1、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用了多少,就损失多少。稀土的主要用途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上、飞机等战略性产业上,完全符合国家安全的管制理由;2、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比重为36%左右,但对外贸易总额占了近90%。这一现象说明,其他稀土储备国家都进行了有效开发保护。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中国从安全角度出发进行管制,是可以获取博弈筹码的。

  管制并不代表着取消。他可以在其他国家提出贸易保护的时候进行策略回应,从而获取更多的博弈筹码。

  总之,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国家战略需要在一个合法、合理的规则下进行。在大家都尊重规则的时候,我们也按照规则做事。在一些国家不遵守规则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也需要及时进行回应,从而获取动态平衡。尤其重要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取向逐渐放到内需上去。保护国内资源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