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孙隆与虞环庵暨黄淮情事


 

 

   久闻瑞安仙降人“梅花太守”孙隆之大名,2003年春也曾经过仙降孙氏宗祠前,因时间关系无缘入内看看,或请阅宗谱。日前读一段从“百度百科”下载讯息:

孙隆(1397—1458),字从吉,号雪斋。幼时聪慧,喜览群书,善琴棋书画,精绘画,尤喜画花鸟草虫,最擅梅花,史称梅花太守。明永乐九年1411)“岁贡”生,后成为宫廷画师,以画作供奉朝廷长达20年之久。直至正统七年(1442)才外放出任徽州知府。据《徽州府志》介绍:孙隆政尚宽简、平易近民、清正廉明、高风亮节。当他告老还乡时,百姓赦石纪念他的功绩,可见他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一位颇有口碑的好官。

 

 

孙隆梅花图      西泠印社藏

传世作品仅见与陈录合璧《梅花图》卷,现藏杭州西泠印社。其女及婿任道逊,亦善画梅,传世业。目前国内出版的数部大型辞书中,均把两人混为一人,特予勘误。

孙隆的画作与当时著名画家夏昶(工竹)齐名,官居兵部主事、徽州知府,亦与夏昶同阶。因画梅花而盛名遐迩,被世人称为:梅花太守。据《明画录》记载:孙隆其梅花得王冕笔法。曾画梅花40幅,每幅有题咏,装盒20个,世人誉为神品。吉林博物馆藏有他的《花鸟草虫图卷》。他有一个女儿(1424—1500)亦工梅花,人称孙梅花。才貌出众,聪明贤惠,画技得其父传,并由其父做主,嫁给书画家任道逊为妻。有清黄绍第的诗《孙雪斋父女画梅》为证:雪斋风格一枝斜,粉本流传赵紫霞。冰玉双清家法在,齐眉夫妇写梅花。

当年,孙隆及其女儿、女婿时称父女翁婿三画家。后人曾有诗赞颂:伉俪神妙丹青笔,翁婿高节二画家。至今,瑞安市文物馆仍藏有孙隆父女的梅花画册,杭州西泠印社亦有收藏

 

“明永乐九年(1441)岁贡生"错误。哪有“1441年的“岁贡生”,1442年即“外放出任徽州知府”之理”? 而永乐(辛卯)九年是1411年;而1441年(辛酉)已经是正统六年。相差30年,特改正。

                           黄永陵 于知省斋谨上 2012-3-5 650分修改“百度百科·孙隆二”

 

现在,本人补充孙隆与虞环庵暨黄淮些许情事:

辛巳(2001)年仲冬,拙编、校注《环庵先生遗稿》(瑞安为双桥虞氏宗祠修葺竣工典礼而赶制承印、装订了100册)。封面图1A:

 

 

 

                        图1A260×190×11mm

其书中,第14卷二(全文详图1B),有虞环庵先生“题孙雪斋《梅花图》”七言古诗一首。

 

      

 

                                   图1 B

 

 

 

虞环庵先生《遗稿》中另有与孙隆有关诗三首。

 

26页(七绝:“孙雪斋为清漳王叟赋”);

54页(七律:“简孙雪斋”);

 

55页(七律:“寄孙雪斋”)。恕不一一列图。

 

  

 

                                                                               

 

    以下,则是近日所获的“永嘉泉川(现瓯海茶山)”项氏《怡寿处士怡老征士兄弟合葬墓志铭》系由黄淮撰文,由孙隆书丹、杨景衡篆额之“合作成品”拓片(图2),除了墓志铭文详参见拙编《黄淮文集》306页之外,则可欣赏经过扫描、放大的孙隆“墨迹”与杨景衡的篆字体。推理故事:约正统六年1441秋,孙隆回乡瑞安“探亲”(准备赴任徽州知府之前),嫁给茶山项士斌为继室的孙氏族女(与孙隆关系俟考)家属央请孙隆为项氏兄弟合葬墓“书丹”(是年孙隆45岁),先前,项家已经就近请居住在茶山南柳“寿徵庵”的黄淮(是年75岁)撰文,而邀请1428年归田居住在瑞安汀州已经14年的杨景衡篆额(时年83岁)。黄淮文章已是“炉火纯青”;书丹者书法正处“鼎盛”时期,杨公景衡以逝世前三年为书篆,更形“老气横秋”,三者之合成真是难得之“精品”,当然,还含有570年前佚名者的刻石技巧、辛苦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