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型政府最需要政府改变什么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最需要政府改变什么职能
热度 1已有 61 次阅读2012-1-9 11:31 |个人分类:观察思考| 服务型, 行政学
《比较行政学》作业
 
我国应该由管制型政府还是建设型政府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摘要:我们党已经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最需要政府改变的是什么职能?也就是对转型前的政府如何定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大多数认为转型前是管制型政府,而也有的认为转型前是建设型政府。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我认为在我国照搬国外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观点,容易导致政府削弱管理职能,这在实践中已经导致了政府部门不敢管理的种种严重后果;而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更强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多的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政府不再将主要精力用于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这更符合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迫切需要。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温家宝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2004221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他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在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和**(2007年)上,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2020 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建成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未来的目标明确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过去和现在的政府又该称为什么政府呢?也就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最应该削弱的职能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从2003年提出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建议①。之后也有学者提出:发展型政府陷入困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的新历史条件下,必须适时实现角色的转型,由发展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②。更多的学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形态的变化,指出行政管理形态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变化中总结出: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是“统治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管制型”政府;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服务型”政府。③。于是许多学者都认为,我们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从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传统控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⑤
这种意见占了上风给基层造成的错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应该减少管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能大胆管理和执法。这更导致政府管理上缺位。因为管理缺位而发生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一会是空心奶粉喂出了大头娃娃,一会又是黑砖窑摧残打工者,不断有违规煤矿爆炸透水,更有三聚氰胺毒奶粉震惊世界。被问责的官员估计还很不服气:明明是你们要求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为限制所谓乱检查等执法扰民现象,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甚至还出台集中执法、计划执法等改革措施,总之是要求你少管甚至不管,这样才显示出宽松的投资环境。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说明,我们在怎样认识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就是应该搞清楚当前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最急需弱化的行政职能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经济建设职能,也就是赞同“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最早提出的服务型政府理论,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在政府重塑运动中提出的建立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部门的观点。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即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为其价值取向与核心目标。狭义的公共服务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如邮政服务、公交服务等,同时也包括诸如提供退休生活保障、抵御外来威胁等社会职能。广义的公共服务则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公共产品,还包括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法律制度,为纠正市场失灵和功能缺陷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规制等抽象的公共产品,还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具体的公共服务项目④。可以看出,广义上的服务也就包含得有监管的内容,管理是服务的一个内容,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甚至取代的关系,而是在做好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服务功能。
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具有相似的“公民文化”传统,这种政治文化在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国家与市场和公民社会一起形成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政府、政党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建设性对话,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而中国是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府是全能型政府,包括经济建设等主要方面,都严格按照政府的计划执行,人们因此养成了被动执行的习惯,到现在也是有事找政府,让政府为民作主。中国历史上没有公民社会,而现在公民社会也仅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⑥。在这个时候如果照搬西方国家公民社会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作法,政府把相当多的管理任务转让给非政府组织来承担,就可能出现政府不管,而又没有非政府组织来管的真空状态。导致本来就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可能更加混乱,因此而影响公众对市场经济的信心而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
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很不完善。从中美两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职能还存在着经济职能强,而社会职能弱的现状。我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要进一步加快
 
中美财政公共服务程度比较                                            单位:%
项目
中国
美国
行政公务
37.6
12.5
经济建设
11.6
5.0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25.0
75.0
其他
25.8
7.5
支出中容易膨胀的项目
行政公务支出
公民社保和福利
支出中增长缓慢的项目
社保教育医疗卫生
行政公务开支
(注:中国的数据为2003年,美国的数据为2004年)
引自:周天勇《中美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服务程度比较》,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经济体制转变,政府只有尽快的从市场主体的地位中退出,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也才可能将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节约下来,更多地用于提供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责,这十分准确地告诉我们,监管也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通过调节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政府不再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来推动经济发展。党和国家的方针是明确的,不能被有些学者的观点所误导而迷失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P6574
3、高小平:《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引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线》2008.5P1517
4、张润锋:《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第十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5P9496
5、张菀洺:《构建和谐社会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2 P2529
6、孙长学:《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北京:《经济学动态》2007.1P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