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天灾究竟拷问了我们什么?
(8月3日《荆楚网》发表《人民网》《中国日报》《搜狐》《大公网》《中金在线》等转载
天灾,指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风灾、地震等。近些年,世界包括中国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抗灾救灾的同时,我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天灾究竟拷问了我们什么?
一则,拷问我们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有时人类的确显得无能为力,比如地震、海啸等。但看天灾,话环保,我们又无不感到天灾有时与“人祸”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乱砍伐树木,就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今年6月南方几个省市发生的雾霾黄天就与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有关。如此种种,都拷问着我们环境保护的工作做得如何。
二则,拷问我们应急机制反应如何。在2003年“非典”之后,各地就着手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真正在自然灾害降临之时,不少地方的应急机制却反应失灵。看来应急预案不能只停留在一纸公文上,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每个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再则,拷问我们社会的良知与道德。每当自然灾害降临,我们就发现了一些豆腐渣工程,比如四川地震中的部分学校、每年讯期中的水利工程。甚至还发生见死不求,发国难之财、民难之财的案例,诸如此类的确拷问着我们社会的良知与做人的道德。
面对天灾,笔者认为还拷问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体现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如四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除了悲伤外,也带给了我们不少流泪的感动。可以说,“万众一心”被我们的中华民族、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演绎得淋漓尽致。
天灾无情,人有情。但愿我们的国家少些天灾,天灾即使不可避免,也要让“因祸得福”才是。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万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