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文化压抑中艰难前行


和朋友笑谈: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中国的足球队员们从小艰苦锻炼,一旦走进俱乐部,变的有钱了,便会吃喝嫖赌,造成体质的迅速下降。

不记得谁说的了,中国没有走出国门的大导演,他是这样评论的,他说,中国的导演一旦成名,便执迷于女人的裙下,没有更多的上进心了。

还有,好多中国的官员,一朝得势,便被声色犬马所迷惑。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文化中,包括性文化,但不单单是性文化。

都会问小孩子:你长大了要去做什么?---为什么要问他长大了要做什么,如果要想做什么,那么为什么不现在的就去做,现在的物质条件又不是不允许。我认为这是一种压抑。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想长大,想着长大后要怎么怎么着,但一旦长大,又迷失在忙忙碌碌中。这是一种压抑。

究竟中国是一种怎么样的压抑文化,我无法准确的说出。

但是,向往美国的一种自有的状态,这个现象是有目共睹的;不是因为美国有多好,而是因为中国人在一种压抑文化的压抑下,想要寻找一个出口。

中国应当重塑一种以快乐为基调的文化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快乐就是兴趣的源泉。

 

放眼望去,我觉得只有儒家的《论语》可以为我们中国的思想奠定快乐的基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的开篇就奠定了以快乐为基调的氛围。

另外:

奠定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生活态度,男欢女爱这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

那么,为什么是儒家,为什么要选择儒家。因为儒家是一种以快乐为基调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一种压抑的文化。

儒家两千年为何中国现在的文化如此的压抑?

因为后世的人们对儒家文化的解释太多,曲解太多,已经掩盖了儒家的本色。

古人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觉得,一句论语可治天下。《论语》开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开篇第一句就是《论语》的精髓。

如同金庸《侠客行》中侠客岛上的至高武学,清楚明白的展现着,而不是各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