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课标,把握数学本质,做卓越教师
——孔凡哲讲座有感
孔凡哲,东北师大的教授,对于他的名字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从来没有见过他本人,今天能聆听他的讲座真是三生有幸!
“研读”、“切磋”、“引领”、“反思”、“提升”孔教授用这十个字开始了他一天的讲座。整天的讲座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抓手、六个转变、一个主渠道、三种方法为主线,将课标的修订、课标与大纲的不同、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及核心词的解读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孔教授是参与整个课标的修订工作的,所以对于课标的解读讲解的非常的详细!
孔教授诙谐幽默,整个课堂充满了老师们的笑声,我们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着知识,我深深为孔教授的口才和智慧所打动,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010年我在重庆参加了国家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在那次培训中我们就接触到了新课标修订的讲座,2011年暑假在北师大进行的培训中我又一次聆听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一个月以前我作为国培辅导教师在郑州参加了培训,有幸听了刘嘉霞副院长做的课标解读的报告,每听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我又一次遨游在课标知识的海洋中!孔教授了解课标中一点一滴,他的讲解更加详细,通过他的讲解,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课标修订的不易,2011版课标的背后是无数一线教师和专家的辛苦付出!
孔教授讲解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一、 课前热身:“研读”摒弃原有的理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切磋”学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经验
“引领”要有高人的指点和朋友的帮助
“反思”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只有做到以上的四点,才能让自己得到提升!
二、 课标的变化:双基变四基;两能变四能;单项思维变复合思维;核心词
三、 课标修订工作的回顾:走进新课程——转变新理念
聚焦新课程——落实课改政策
反思新课程——纠错、矫正、再明确
深化新课程——聚焦课堂关注课堂
四、 课标与大纲的不同
五、 课标修订的基本原则
六、 课标的基本理念
七、 总目标的变化
听完一天的讲座,心中感悟颇多:
一、 由十个字想到的:
李教授从十个字谈开来,他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女孩穿高跟鞋问题引入,充分让我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用数学来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而不是成为一个书呆子”所以我们要用心来研读,摒弃自己原有的观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切磋”,用李教授的话来说,参加培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如果我们都肯把自己的绝招拿出来,那么你就会收获到49个绝招,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切磋是非常有用处的!
做教师就要学会“包饺子”:东北人爱吃酸菜加瘦肉;河南人爱吃大葱加瘦肉;广州人爱吃虾加蔬菜;肉就好比数学的核,学生不同,承载学生的材料也要不同。多么生动和恰当的比喻啊,我们作为新课改下的老师,是否将自己的学生去分别对待了呢?我们是否会包饺子呢?
李教授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们只有做到“研读”、“切磋”、“引领”、“反思”才能得到“提升”!
二、 现在教学中存在的现象:
李教授说的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很久:我们的课堂由原来的额“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跑”到现在的“满地草,谁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总感觉我们的老师们在走极端,我想会产生这种情况可能还是我们队课标把握的不到位吧!三、李教授用他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送给我们十二个字:佛家面,道家心,儒家襟,科学魂!这是多么经典的话语啊!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从中得到许多的!
三、 什么是好老师?
一般的教师是教“知识”
好的教师是教“过程”
卓越的教师是教“智慧”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呀?到底我们是教知识还是教过程,还是要教智慧呢?我们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做到那一层呢?我想我们应该仔细地想一想了!
四、 课标中变化的解读
2011版的课标较前面的课标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李教授对变化之处都做了说明和讲解。例如由双基变成四基,李教授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做了详尽的解释。还对增加的新的核心词做了讲解。他对图形与几何做了更加详细的讲解!
李教授的讲座不但让我们对2011版的课标有了全面的和理解,还在师德方面给我们上了一节好课!让我们认真研读2011版课标,把握数学的本质,不断努力,做一名卓越的小学数学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