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与杀人诛心(10月31日)


  

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先是用将近五个月的苦战,拿下了太原城,灭了北汉,展现了自己不仅拥有文治,而且也具有武功,毕竟北汉是周世宗和宋太祖都没被打败;但随后在高粱河战役中被辽军打的打败,甚至差一点就丢了性命,这胜负之间,仅仅相差不到四个月。

胜利的核心在于针对太原城的“围城打援”战术得当,用铁桶战加持久苦战的策略,弄得两败俱伤,结果虽然是胜利了,却也是耗费国力的不划算的行为,胜利之后,宋太宗毁了原本固若金汤的太原城,削平了旁边的龙山的头,并且对太原城进行屠城,然后重新建设一个新的太原城的方式,试图来消除自己内心的隐患。

高粱河战役,在围困了幽州城(今北京)十多天之后,在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六日,大宋军队承受来自三个方向的敌人之合击,一面是跟其纠缠的来自清河沙河的,在支援北汉之途中曾经战败之辽军,一面是辽景宗派出的十万援军,一面是从幽州城内杀出来的守军。如此宋太宗丧失了收回幽云十六州的绝佳时机。

从大宋的角度看,高粱河战役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在贾春宝看来,相当大的原因是宋太宗迷失了自己进攻幽州城的目标。原本是目标是攻城掠地,却同样采取四面包围的铁桶阵,面对城内原本就是弱兵脆旅的守军,却是坚定了守城军民誓死保卫家园的信心,如此一来变成了以杀人屠城为目标的战争。

 

在冷兵器时代,经常会出现主帅在攻城掠地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之间目的混乱的情况。而更多的时候,在拉锯战所形成的战略要地,城头变换旗帜,基本都成为朝夕之间的事情。先秦的诸侯纷争,北宋与辽金之间都曾有如此景象,所以,即使拿下了土地,也未必会让那片土地上的百姓归心,只有让人心悦诚服,才是有价值的。

《让子弹飞》里的汤师爷提到了“杀人诛心”,让黄四郎感觉毛骨悚然,而且把汤师爷恨得咬牙切齿。杀人容易,诛心却难。

任何一场以攻城为方式,以屠城为结果的战争,都会被证明是不明智的。强攻会成就守城一方将领的英名,屠城又会导致生灵涂炭,让胜利者蒙羞。不管是秦国名将白起,还是攻陷太原城的宋太宗,或者是清朝多尔衮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有日本实施的南京大屠杀,都是丧失民心的行为。

 

企业运营跟军事战争有同样的道理。假如你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就不要轻易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并跟强大的对手硬碰硬。

很多时候,泛泛的攻坚战未必是明智之举,特别是在以弱旅迎强敌的局面之下,更是不能以卵击石的。攻城掠地的核心目标,不是把那个地盘毁灭,而是要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并给自己的成长带来资源,没有这个回报,是不适宜兴师动众的。

以地毯式轰炸而带来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甚至是那些含金量不高的客户,不仅订单的价格低廉,而且还要提供昂贵的服务,否则还会形成负面口碑,这样的客户对明智的公司而言并不是有正相关价值的客户。从财务成本考虑,从经济成本考虑,都是得不偿失的。

假如倒推,投资人是需要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投资回报率的,而且是颇为注重财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这就使得我们任何一点儿投资,都是需要跟战略目标相挂钩的。

 

作为企业决策人,需要更为现实地看待投入产出比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应该追求残酷战争的酣畅淋漓,也不应该追求攻城掠地所带来的荣誉与光环,而更多的应该是看自己努力所形成的民心向背的问题,这才是商场与战争的本质。

 

贾春宝

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