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海南发展的历史机遇


  
海南日报 20131126A06
 
       随着三沙市的设立,海南的国防地位更加重要。20126月至12月,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至少在三个正式场合表达过这样的战略判断。的确,随着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南海主权争议的复杂化扩大化,海南的南海及东南亚桥头堡地位凸显,也为海南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纵观当下中国,一个地区在地缘政治中的优势战略地位是传统的人为运作难以企及的。譬如南疆重镇喀什,因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或毗邻,区位优势明显,被称为祖国的西大门。在大国博弈中东及全球反恐的战略格局中,喀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与日俱增,如今的喀什已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
 
  但是,一个地区的地位不仅仅取决于其地理位置,还取决于在得天独厚的有利位置上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大小。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如何捍卫国家利益、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正考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在此历史时刻,海南应“自觉承担起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在国防、外交、安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力争有所作为,不负中央的重托和厚望”。这正是1118日海南省委常委会提出的明确要求。
 
  当今世界,国际博弈的四大武器是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合称DIME)。在经济领域,海南要做的就是全力发展自身经济,并努力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在外交上,除了传统的政府外交和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外,海南可在民间外交上积极探索,鼓励学术外交、新闻外交、文化外交、网络外交、非政府组织外交。在信息领域,海南媒体可开辟相关专栏和频道,其功能有四:普及知识、塑造共识、舆论外交、国防动员。福建、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媒体大都设有聚焦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栏(节)目。为不负中央重托,海南可借鉴美国战略传播、“影响力行动”、“接触与影响活动”(IIA)等新理念,在整合对外信息、行动、政策、项目、计划方面大胆探索。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有效对外传播的基石是准确、全面、深刻理解目标对象的利益、态度、文化、身份、行为、历史、观点和社会结构。要想有所作为,海南应强化顶层设计,可依托省内高校设立一所多功能准官方智库,及早启动建设全国首家南海问题数据库,探索性构建多元化对外传播体系。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需要我们强化“总体战”思维,需要充分调动并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和民间资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海南能否抓住地缘政治带来的历史机遇,取决于海南的综合实力,取决于海南是否拥有一流的智库与智囊。祈愿海南能不负中央重托,不负人民期待,不负历史机遇,能为我国的大国防、大外交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