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是上帝这个来自西方发达商业经典的羊皮卷已经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商业钝刀磨砺的铮金瓦亮。收获的是中国商业的崛起、服务意识的提高、国家富强、人民自信。伴随而来的是对西方民主的崇拜、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全面征战。
小和尚念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小和尚看山,看山还是山的历史时刻又回来了。金融危机的爆发,5年过去了,西方社会商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上帝已经找不到了、上帝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了消费的上帝,西方全面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除了“想”和“不想”之外,他们在黑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了东方的一丝光亮。中国正在成长……。
上帝,这个西方的神,在商业领域也被蒙上了厚厚的商业道德规范。在西方商业发达的时代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把客户比喻成上帝、拿客户当上帝使得西方一心一意的成就了商业的辉煌。和西方的民主一样,客户(上帝)渗透在西方资本主义商业的血液里,他们不是要改变商业牟利的本质,而是加盖了紧箍咒。就像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样,客户(上帝)终将在商业谋不到利益的时候回到人间。
三十年来的中国商人们也深信了这个上帝的神明,不过中国人毕竟是中国人。他们在客户是上帝的逻辑里,还留有自己的自留地——中庸文化传统。定位这个来自西方的企业战略理论,仿效的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们不是倡导的客户是上帝,而是做对的事情、耕耘好自己的自留地。这和中庸理论不谋而合,这也是东西方融合的开始,至少在商业是这样的。
定位理论现在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定位理论可以看作是商业规则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的桥梁。定位理论几乎是对西方商业广告业和投资业的全面否定。艾尔里斯更是全民炮轰西方企业在对广告的运用上的错误做法;而杰克特劳特则是讽刺挖苦华尔街的拙劣做法。定位强调的是竞争基础上自我实现,也就是个性差异化和行业产异化的自我确定。(略)。总之,定位理论并没有鼓吹什么客户是上帝,反而在竞争方面予以更多重视。
从西方客户理论之菲利普兄弟的营销、波特尔的竞争理论、德鲁克的管理论都阐述的是以服务客户为宗旨展开的企业管理活动。他们的管理论共同点是,他们都没有给予“制动”的方法,而是一种很难被模仿和复制的能力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也就是一种似乎没有止境的管理动机。考虑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定位理论的被美国营销学会评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商业理论,我们也许能够感觉到什么?
客户是上帝产生的根源基本上已经明确了。其次,这句话是对谁说的?谁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符合事实吗?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营销人说的,顺便也传导到对客户说的。谁说的呢?应该就是企业家们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多种原因都有,无非就是一种服务的表达、对客户的表忠诚、对营销和管理人员的施压和灌输。符合事实吗?应该说大部分符合,毕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历史性的商业贡献、推动了商业及社会的发展。
客户是上帝这么几十年,对客户来说效果如何?应该说效果很好、而且基本上已经过头了。客户在自我标榜为上帝的过程中,养成了老子的形象。记得我刚到南方工作的时候,在华侨城的沃尔玛门口,一位中老年男子北方口音,对沃尔玛的工作人员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这是沃尔玛呀”。可见,人们对沃尔玛的服务要求已经无止境了,稍有不好或者顾客心情不爽,可能就遭遇谩骂。亦或者是,服务的目的是让客户开心愉快,而商家把客户养成的习惯却增加了客户的不满意次数,从而使得上帝经常不满意。服务的宗旨应该是让客户满意、也就是知足和知止。
从整个商业环境来看,比方国内的乳制品食品业。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外的上帝施舍,国外的企业反而成了国内上帝的上帝。从奶粉和国内乳业的情况来看,不是说国内的企业不努力,而是,客户是上帝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如果不是一个口号、如果不是在广告大量轰炸的效果泡沫里,三聚氰胺不会发生。抛弃无味的口号,回到定位的本质工作,扎扎实实做好质量和差异化,相信市场不会小。
客户是上帝是诞生于资本主义的发达商业基础之上,他们自身固有那种资本主义情愫,是他们始终处于那种商业的氛围里。客户是上帝是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了的,也离不开资本主义社会的熏陶。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来看,客户是上帝也迟早会遭遇信用危机。今天,他已经随着中国商业的集体崛起悄然而至。
难道客户不是上帝吗?对西方来说,是上帝;对于中国人来说,它就是孔老夫子、就是中庸之道。相比较而言、对于客户来说,中庸更是上帝,它不是万能的上帝,而是实实在在的上帝。更快更高更强,不是人的目标,而是运动的口号。谁还相信人能够跑入7秒以内?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生物理论,百米跑入6~7秒以内,可以把心脏爆碎。
不要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也不要把客户当成是上帝。电子商务现在的迅猛发展、通讯业的无处不在,(物极必反、顺势而盈溢),都预示着客户不是上帝即将到来。还有那垄断的趋势,都会把“客户是上帝”变成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把它当成是一个赚钱的口号而已。而客户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和真切的感受。
2013-12-27*于广州PHO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