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2013年或2014年爆发由自身原因引发的系统性经济和金融危机,这是我在2012年初所作出的判断。“但是为什么是2013或2014?”则是不少朋友的疑问。
对于未来的预判往往定性容易定量难,在危机的具体爆发时点上也不例外,主要是变量太多,政府的政策、市场自身的变化、海外经济走向以及其它黑天鹅事件等都可以引起危机爆发时间的位移。而我之所以敢于做出判断,主要因为导致危机爆发的决定性变量就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20%以上的增速,宏观经济才能实现7-8%的增长目标。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以上的水平上滑落下来,经济脆弱的平衡立马就会被打破,经济增速随之下滑,产能过剩凸显,加上资本外流,资产泡沫、高债务率难以为继,危机就将在不利因素的自我强化中爆发。所以投资高增长终结之时,离危机即已不远。
我们可以先假设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延续20%以上的增速,那么即便只按20%计算,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将达到45万亿元,2014年则要完成54万亿,并且这还只包括了金额在500万以上的投资项目。而2012年中国全年GDP也不过51.9万亿。
两年时间,接近10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单纯依靠企业经营现金流和政府的净税收,不可能有如此多的资金用以投资,还是只能通过大规模的债务扩张来实现。并且因为投资总额的增长和以往投资项目收益率的下降,新增的债务规模还将呈现几何级增长。
那么企业、政府是否还有能力不断扩张其债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整个债务负债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20%,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拔得头筹,显然已经没有债务增长空间。而政府总负债占GDP比重与欧美日等国相比虽然并算不高,但是也已经超过60%的警戒线,短期向上增长的空间并不大。更何况美国在2014年完全终止QE已基本确定,资本回流是大势所趋,全球流动性环境必将趋紧,这不仅会制约中国扩张债务的能力,还可能使原有的债务难以维持下去。
当然就2013年来说,房地产行业仍然保持着高景气度,如果地方政府预算外融资受到的约束少,或许还有可能实现投资的高增长。不过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已经通过严格金融监管的方式控制地方政府预算外融资。至于这种主动控制是否会因为巨大的阻力出现反复目前还难以预料。
在各行业几乎都已产能过剩、企业与政府债务高企且房地产新增供给超过新增需求的背景下, 即使2013年经济的弱平衡得以保持,2014年5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是2013或2014
评论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