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沙县去拜谒杨开慧!


在对中国历史的品读中,真正能让笔者敬仰的女性不在多数,但参观杨开慧故居并对杨开慧烈士进行一次拜谒,却成为了笔者一个始终未了的心愿。当有幸接到罗修云先生之邀,同博友一起在湖南长沙县采风时,这个心愿总算得到了了结。

杨开慧故居位于长沙县北部的开慧镇,距省会长沙50公里,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现存大小房间36间,依地势分三阶梯共三进,土砖墙,小青瓦,普通农舍建筑风格,其父母卧室和本人的住房等均作原状陈列。开慧故居前临公路,后枕小山,四周有松柏、香樟、翠竹环绕。当笔者走进故居时,完全被这里的俭朴氛围与革命精神所吸引——这就是“骄杨”出生、成长和战斗过的地方,这就是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洒尽最后一滴热血的英雄故居。由是,笔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杨开慧烈士的寝室前驻足良久,并向这位笔者心目中的女英雄鞠躬、敬礼,以表达对她的无限崇敬与哀悼。

在杨开慧纪念馆,笔者看到了开慧汉白玉塑像,只见她凝视远方,昂首挺胸,仿佛于溯风哀号中毅然在走向敌人刑场;不屈的头颅,飘拂的衣裙,显示着她在白色恐怖下不屈不挠的精神。1930年夏,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于10月间不幸被捕。她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水泼醒。她回到牢房,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抱在一起,告诉他父亲一定回来打坏人。面对杨开慧的坚贞不屈,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后就可以得到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19301114日,朔风哀号,阴霾密布,麓山肃穆,湘水含悲。这天下午一时,杨开慧同志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从容就义,英雄牺牲时年仅29岁。

英雄为开创新的时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的时代依然需要更多新的英雄。如今的开慧故居所在地已经成为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特别自2009年长沙县委政府选择在开慧建设新农村先行先试的样板集镇——板仓小镇以来,开慧镇按照长沙县“南工北农”的战略布局,坚持以“三个共同”为总揽,以“新建一个小镇,探索两条新路,创新三种模式,发展六大产业”为目标,着力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推进城乡发展,先后被列为长沙市十个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长沙市五个特色镇之一,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湖南省卫生镇”、“湖南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长沙县人民满意集镇”等系列荣誉,并连续三年荣获长沙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一等奖。

人杰地灵山水秀,英雄辈出话今朝。在开慧镇政府,我们看到的依然是70年代的破旧楼房;在镇政府以外,我们却看到了最大的农家书屋、最漂亮的幼儿园,最豪华的敬老院,还看到了优美的田园风光、靓丽的农家小楼、交错的乡间道路。城市文明的延伸和辐射,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富足悠闲的生活和家居,在英雄精神的弘扬和延续中,开慧镇已成功创建出了一个国家生态乡镇。

离开杨开慧故居,离开开慧镇,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试问,设若杨开慧烈士等英雄的革命精神还在,开慧镇的模式能够得到推广,我们还会有四个危险的担忧吗?看来,到长沙县去拜谒杨开慧,到长沙县去看看开慧镇的发展模式,真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愿!

(李吉明201362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liming7302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