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省级科技园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集群”
李华新
在常州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科技园区将努力做到引领先行。昨天,市政府召开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推进会,各大创新板块及科技园区纷纷表示,要抢抓战略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做好经济总量、创新质量和产业名片三篇文章。2013年07月12日07:43 来源 常州日报)
目前,常州市已形成“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的总体科技创新布局。科教城作为“创新之核”,正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园区和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正拓展“创新两翼”,集聚资源、提升功能。江苏中关村、西太湖和华罗庚三个科技产业园作为“创新高地”也在加快建设,并培育产业特色。13个省级科技园区正在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集群”。
现在看来科技园即使是在创建时属于高科技类型,那么几十年过来,这些高科技企业也难免会在新技术的浪潮中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提出用创新集群来抱团发展就不失为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常州市创新园区及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已被纳入《苏南规划》重点支持范畴,这为我市科技园区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科学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条件。为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型强、成长性快、规模化前景好的“瞪羚”科技企业,我市还将遴选100家高科技企业实行聚焦培育。同时,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让创新园区在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现在常州的做法已经从分显示出了自己的特点,而且是这样的一个科技发展的思路,也日益被人们所认可,而且是相互之间的合作除了思想意识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这些企业可以用互补的方式来相互在合作中得到新的提升。
常州的科技园中扬子江紫龙药业、安川机器人、英诺激光、碳元高导热石墨膜、波士顿锂电池等一批在建项目加紧推进。瑞声科技等创新领军企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创新企业在高端产业核心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碳元科技、中简科技、铭赛机器人等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孵化企业加快成长。
只有形成自身的有事集群才能起到抱团发展的上升趋势,而且还会持续保持。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