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常被国外体育人士称为“中国军团”,是对中国举国体制的一点集中看法。即使这样,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却常常莫名其妙的输球,表现为遇弱不强,遇强不弱,稀里糊涂。所谓的军团,一方面是说,这种以“举国”的力量对抗国外的“集体或个人”力量;另一方面呢,不硬不软的有点讽刺的味道,当然也有无奈的消极情愫。
中国男子足球队已经被国人骂的够呛了,我们应该做的不再是落井下石,还是好好的分析大环境,为什么说要重视大环境呢?因为中国不缺乏优秀的球员,在微观层面,中国足球不缺养分的,至少不缺组成“中国军团”的成分,中国足球缺乏对足球大环境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在宏观管理方面影响了微观的积极因素。
足球说的又多了,现在要组建的是乳业国家足球队,当然是指像中国男子足球队那样的国家队了。也许前面啰嗦那么多,就是因为乳业和足球还真有点宏观方面的默契?这几天,看到了媒体报道“中国的乳业国家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作为品牌营销的观察者,禁不住也想掺合着为这个新国家队胡言乱语几句。
新的乳业国家队要成立或者媒体猜测要成立的背景是外来的和尚也被中国“喝”倒了,这是继国内出现了乳业三聚氰胺巨震之后的,乳业安全问题再次刺痛了中国人的神经。一些有志之士顺势喊出“乳业兴亡、匹夫有责”的壮语,这是一种精神,能够凝聚社会有志之士的共识,从而产生积极行为。奇怪的是,从媒体报道的名单来看,不是一些一流乳企的号角声,倒是一些二流企业的呐喊。
“300亿”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消息人士”说的?媒体报道300亿元资金将重点用于奶粉业未来兼并重组所需要的优惠贷款上,此外还将用于那些主动退出国内奶粉市场企业的补助。最后,还有部分拟用于技术改造等方面。这听起来,又是激动人心的事情,简直能够把从业者撑破胆。从这条报道来看,显然又是“中国军团”式的动作,照此下去,国家不仅要限购房子,还要整顿乳业企业的数量,够烦心的了。
“最严格管理”
此外,还是上述那种“消息人士”还指出,有关部门拟让伊利、蒙牛(含雅士利)、完达山和西藏牦牛奶粉企业“高原之宝”在10月份向市场推出高端奶粉品牌。这段话本身就是错误的,大家都推出高端奶粉品牌,到底谁才是高端品牌,总不会有4家都是高端品牌吧?消费者记不住那么多品牌的;即使能够记得住这么多高端品牌,市场也不能够容得下这多高端品牌,市场只有二元法则。
根据这个情况,要组建的“乳业国家队”成员也要集体推出高端品牌,这样一来,肯定会和上面四家发生竞争关系,且不说谁才是最终的第一第二品牌,最起码这还需要市场检验、靠市场销量说话。这是一个最最低级的错误,就像广州的科学城一样,除了地产商已经功成圆满之外,通过政府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好不容易入住进去的企业,还真没有几家做大做强的。
“美日均扶持本国奶粉”
这是给即将组建的“乳业国家队”的最好、最后注解。意思是说,你看日本和美国政府对自己国家的乳业也是大力扶持的,美国和日本也都是重点扶持哪几家企业?这听起来就像是放屁一样,这些企业是没有竞争就被扶持起来的吗?他们也是从你们的现状被因政府所为扶持并维持至今的吗?所以呢?约翰.洛克菲勒说过:媒体都是人为的胡说八道。
这些即将成为国家队的成员,水平也是不一般的,也许写的此文也是在胡说八道。中国乳业的现状根源不像中国足球那样根源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的双重领导上的,而是在乳业相对垄断的现实。在几大乳业巨头的垄断、低价竞争、规模化策略影响下,中国乳业的市场极不成熟,它就是几大品牌依赖着广告支撑着中国的乳业产业,形成了一种几乎失控的“纯品牌”认知的消费,而不是产品品质的消费。这是中国(特别是快消品)市场普遍性的问题,最近央视新闻报道的进口汽车价格问题也属此类。
之所以要说成是“国足队”,实在是因为这种组建国家队的思潮令人啼笑皆非,其下场就是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的窘况;如果执迷不悟,其结果可能还不如中国国家足球队,最起码有的人还不是球迷,而没有人不喝牛奶的。之所以要说是注意宏观方面,其根本原因在于乳业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乳企还处在“非市场”竞争的国内窝里斗阶段,其水平和资源优势不明显,要大力培育市场化竞争,而非垄断,不要总是以为通过政府关系就能够改变市场现状。这种违规市场规律的、没有脑袋的事情尽量不要发生。
以限购买房的政策已经闹得纷纷攘攘,这种违规市场规律的抱团行为注定会是一场闹剧。认清乳业现状的事实是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积极发挥市场的资源调配和充分竞争的基础工具性作用,假以时日,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乳业国足队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