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年”


 “老赖年”

2014年12月5日。

这是今年第五次见到老赖了。前四次都在武汉。

这一年,尤其是下半年,老赖一直活跃在我们共同的视野里。

我想把这一年叫做“老赖年”。

九月份的教师节,习总的接见。

十一月中旬,北京APEC会议,老赖作为专家代表参会。

十一月下旬,老赖主持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发布会,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好几次,我们一边吃完饭,一边瞻仰着电视上老赖的风采。那种由衷的自豪感常常让我们兴奋得放下碗筷。

我们远远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人。但是,老赖的成功代表的是母校的荣耀。所以,我们为老赖的成功而自豪,而骄傲。

老赖的学术成就我还算了解一二。比如,很多年来,我的学生们写论文,凡涉及中国劳动力市场,都会引用老赖1995年的那篇论文。那篇手写的文稿在发表之前我看过。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分割”问题研究,是老赖的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

不过,老赖最让我们自豪还不是他在学术上或者事业上的成功。

老赖的成功是全方位的,其中当然包括做人。

讲到人力资本理论的时候,除了讲舒尔茨的故事,我还要讲讲老赖的故事:因为家贫,老赖上大学后,弟弟妹妹们就只能留在农村了。老赖博士毕业,工作之后,先后将弟弟妹妹们都接到北京,他还让他仅初中文凭的弟弟读到了博士。……

学以致用,不仅是冠冕堂皇的“造福人类服务国家”,更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家庭或者家族。这就是老赖的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