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就当前来看,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虽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束缚逐渐解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城乡分割制度没有实质性变革,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众多的障碍。二是外来劳动力的挤压。外来民工往往对工资要求低,能吃苦耐劳,深受企业主欢迎。他们在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一定压力。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文化程度低导致劳动技能低,他们很难进入更高的产业层次。有测算显示,目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至少有1.5亿……全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以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为主,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难度较大。从目前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农村中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将会越来越困难。有识之士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技培训中心等各种渠道,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工作,为其转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各种法律服务,引导其合理流动。从长远看,应该通过兴建工业园区等举措,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聚之势,提高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