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到每平米1000万也合理”的提案雷人吗?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赖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提案”落实不好,不排除有政府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但有的提案本身比较雷人、夸张、不靠谱。例如,提出“房价哪怕涨到1000万一平米也是合理的”

  粗看起来,这样的提案,确实很雷人。说它太夸张、不靠谱,也一点不过分。但是,作为政协委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提案呢?难道不担心会有人说他太没文化、太没素质、太没有政协委员的样子吗?

  可以肯定,提交这份提案的,决不是一个没有文化和思想的人。不然,不可能这么“信口雌黄”。需要了解的是,这名委员提交这份提案的真实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因为,再没文化的委员,也不会开这样的提案玩笑。我们甚至可以说,这名委员是对政府在房地产改革和调控方面的不满而如此说的。

  想一想,如果在20年前,一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交提案,说北京的房价最高的会涨到每平米15万甚至更多,会有人信吗?会认为这份提案有前瞻性吗?显然,人们也会将其当作雷人提案,甚至会骂他是疯子。但是,不就仅仅十多年的时间,北京的房价最高的不就超过了每平米15万吗?就算1000万有点夸张,如果按金融危机后两年年的房价走势,需要的时间也是不会太长的。

  实际上,提案雷不雷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案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如果是政府官员或开发商提的,这份提案就不仅仅是雷人的问题,而应当追责。反之,如果是一名没有充当了利益集团代言人的专家学者提的,就应当好好地分析和思考一番了。

  要知道,今天的房价,不仅高得让多数居民望而生畏,而且隐藏了太多的风险隐患。更重要的,这样的结局,不是市场化的带来,而是政府行为不规范、不合理、行政手段过于干预市场造成的。

  如果政府在房地产问题上能够摆正位置,能够更多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保障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上,就算房价涨到每平米1000万,也不会对普通居民产生伤害。问题就在于,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不仅失位了,而且越位了,是政府大行“土地财政”,才让房价出现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才认为,委员的“房价涨到每平米1000万也合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通过这样的“雷人”提案,要求政府不要再干预市场,尽快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一旦市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了,房价也才会回归理性。不然,每平米10万对广大居民带来的冲击和伤害,与每平米1000万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冲击和伤害更大。

  所以,对“雷人”提案,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要看提案背后的故事。相信“房价每平米1000万也合理的”提案不只是一个看起来很“雷人”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