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社会问题与创新问题


 在地图上随便别一个大头针,你就能发现那就是一个受美国影响的地方。 

  问题美国
  世界在不断发生问题、不断求解的过程中前行;
  变化正是一种问题、变化越多问题越多;
  哪一天如果不再产生问题,那意味世界正走向寂灭;
  世界诞生于问题——人生于斯、亦逝于斯。
  2001年9月11日——一个新问题震惊全球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人的活动平台筑高了;每个人的追求(不论其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可能达到“增量放大”的效应。
  “9.11事件”,无疑在相当的历史阶段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它的制造者却仅仅是一小撮十分无知的人而已。
  问题美国之一:创新战争
  伊拉克战争令传统军事专家瞠目结舌
  
  战线奇长 全面出击 军事打击 
   
  立体交叉 重点突破 心理操控 全球公关 
  美军的“隐形武器”——学习型组织
  美军创造了军队课程学习中心——CALL,是军队“从做中学”的神经中枢,它的28个成员以最低的代价服务着50万军人的学习需要。没有选择,只有行动,“从做中学”,即系统地总结刚刚过去的经历来提高未来的能力。对于收集有关最近完成工作的相关数据、事实,尽快阐释这些数据的含义,并迅速应用已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绩效,以及在组织中传播这些经验方面,美国军队的士兵和军官都是专家。
  两次海湾战争
  五角大楼实施企业化管理:它需要更多的人能看懂国防预算表,能理解自动化后勤作业程序、人力分析和复杂的供给链等问题——把商业世界中的运作方式运用于处理国防部的事务中。
  海军研究生学院同马里兰大学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合作,为华盛顿地区的15万军方人员提供一种混合型工商管理教育。美军在战争中对WMD模式运用得可谓得心应手。
  成本核算和供应链管理应用
  借鉴WMD管理经验、军队从一个拥有内部供给网、自给自足的组织,变为一个逐渐开始依靠私营部门来提供大量必需品的机构。
  军队的私营化趋势——雇用平民从事传统上由武装部队完成的工作。90年代以来,军队缩编、战线过长,以及规划多变,私营公司从军火制造发展到前线服务,从处理邮件到部队补给,从培训外国军队到分配战利品。
  统一传播_——对伊战争不仅是美军方的巨大胜利,也是白宫公共传播的巨大胜利
  A、反复使用有助于促进政府政策的词语
  贬低对方:称“萨达姆政权”而不用“政府”
  称对方准军事组织为“敢死队”而非“突击队”
  肯定自己:自称“联军”
  B、组织500多名记者和摄影师随军报道,以扩大影响;
  C、对外口径一致,统一传播。
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市场

  从里根政府开始实施“政府企业化”管理,开始全方位改革。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由化,以及取消社会福利使美国人变得独立。向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重新得到高额利润和丰厚回报,而国家并不从中巧取豪夺。1970--1998年,美国私营企业创造了几百万个新工作岗位,使就业人数增长了70%,而欧元区的就业人数只增长了5%。
  满足公众需要,争取百姓支持
  全美政府发言人共达四万
  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悠久
  统一传播引导舆论
  目标清晰态度坚决
  排除干扰降低噪声
  由内而外行动一致
  
  欲圆帝国之梦 出口竞选顾问 推销美国式民主制度 
  “出口民主”起始于里根时代
  助选以色列埃胡德•巴拉克(1999年撵走内塔尼亚胡);
  助选英国托尼•布莱尔(1997年把长期把持政权的保守派赶出局);
  助选德国格哈德•施罗德(1998);
  这些美国顾问目标准确、斡旋有力、宣传得当、策略多样,他们所涉及的国家诸如澳大利亚、萨尔瓦多、马耳他、乌克兰……等大多获得成功。

 问题美国之三--创新文化

  “我自相矛盾吗?好吧,我自相矛盾。我是巨大的,包容万物。”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对他的国家的评价和颂扬。
  美国社会确实具有它的“弹性”:它使一系列看似完全对立的情况和关系保持平衡——一致性和多样性、团队和个人主义…美国能够吸收——而且引导——那些可能令其它国家分崩离析的矛盾。 
  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创新开辟了通道
  
  美国文化至少在12个方面正在成为全球仿效的标准:
  看好莱坞大片;
  吃麦当劳汉堡;
  喝可口克乐、星巴克
  穿李维斯牛仔、耐克跑鞋;
  接听摩托罗拉;
  驾别克、乘波音;
  读哈佛经典;
  搭微软平台、使英特尔之芯;
  连国家都在仿效美国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前14家特强美方跨国公司打遍全球无敌手;
  即便打仗也要学WMD的营销模式;
  这就难怪全球各地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移民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