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歌曲》:向原创精神致敬!(3月24日)
关键词:中国好歌曲 原创精神
《中国好歌曲》是近年来电视音乐选秀中,唯一以歌为本的节目。它让音乐由歌手回到歌曲,由翻唱回到原创,从大声演唱转到自由表达。
《中国好歌曲》是由央视播出的周播音乐节目,持续将近三个月,节目播出节奏适中,让等待的人不至于感觉特别饥渴,却在逐渐吸引那些本来毫无感觉的人的关注。
从节目的设计角度分析,第一阶段作者的首秀,无非是自娱自乐,那些未经雕琢的作品均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每个导师都在自由竞争的局面下收录16首歌,为了把自己钟爱的作品收入囊中,不惜用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魅力去拉票。
第二阶段的排位赛,每个导师从16首作品中选择8首,进行专辑主打歌曲,当然这之间增加了导师的重新编排与演绎的成分,加上了相应的配器,让原创作品从个人作品变成集体作品,并且以现场51家媒体的投票为基础,再由三位导师根据个人偏好,帮助最看好的作者上位,当然最终的决策权还在于那个主要的导师手上。
第三阶段的总决赛是在第二阶段的排位赛中每个专辑推出的最佳的两首作品所构成的八首作品中进行的,那些作品进行了更高的演绎,从舞台灯光,声光电的结合,舞美设计,更值得提及的是每首歌都有大牌明星助阵,而且那些明星都甘当配角。这尤其让人感慨。
总决赛的基础是将八首歌曲分成两组,每组以现场观众的选票为依据剩下两名,两名参赛选手的导师用自己的原创新曲为自己所选拔出的作品拉票,最终每组中最为现场观众看好的那个进入到终极PK,101位专业媒体的代表通过投票决定最终问鼎冠军的那个。
作为娱乐节目,“好歌曲”的初衷或许只是将歌曲作为鲜明的看点,但无论如何,它给了流行乐坛积极的作用。刘欢说,能够在所有音乐人尽情演绎歌曲的过程中放弃那些制造比赛紧张的噱头,把一场终极比赛做成音乐会的水准是需要胆识和气魄的,光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应该向制作方表示由衷的敬意。
《中国好歌曲》的歌曲样式涵盖很广,中国风、民谣、饶舌、嘻哈、爵士、跨界、电音、实验、R&B和摇滚,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至少都是基于原创的,那些创作型的歌手,有些是初出茅庐,有些是隐身的大牌,有些是自娱自乐,有些曾经创作出传世的精品,有些胆怯而羞涩,有些拥有蛰伏十多年之后一鸣惊人的积淀。
节目的制作机构灿星的宣传总监陆伟透露,大部分选手已有唱片或经纪公司、工作室,极少数和灿星签了约。签约者今后或发展为蔡健雅式唱作人,或依托灿星和唱片公司的合作关系为他人写歌。导师们的4张原创大碟已在筹备中,歌曲版权归灿星所有。选手们赛后还将进行小规模巡演。
从开始个人的浅吟低唱或者恣意宣泄,到成为整个团队的作品,再拥有华丽的包装,让全场震撼,不管是专家导师还是明星大咖,是普通观众还是代表市场的媒体,或者是配器伴舞,技术与和声,都是以原创为核心,加上各方面所能发挥的最佳华彩因素。
《中国好歌曲》或许会改变主流音乐圈的收歌机制。比起靠人脉邀歌、靠名气写歌,“好歌曲”既能提供更新颖多元的作品,还能提高人们对音乐创作者的认知度。看到四位导师惊喜的、感动的眼神与表情,专注于专业领域的评论,以及足够宽厚的包容的胸怀,对推出优秀作品的创作人的褒扬与争夺,真切地感受到原创的力量。
只要是原创的就是值得推崇的,也许其跟最终的成品相比过于稚嫩,而经过包装与多次加工之后已经面目全非,但包装与加工的过程也是创造与创新的过程,一部作品起初仅仅是发挥个人的情感表达,传唱是由于让别人感受到了某种角度的认同,要想受到传诵就需要尊重传诵者本身的价值期待。
自从2006年5月,贾春宝习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并能以平均每年300篇文章的速度写下来,有些时候,原创的思想观点与评论阐述,保持每天一篇文章的状态达到数个月,对于自己,这种状态本身就是酣畅淋漓,不断挑战并触碰新的底线的过程。
虽然失去了许多在其他方面的乐趣与情调,而且那些东西何时能换回世俗世界所谓的名利前途,都一直是未知与迷茫的,但这种状态会让自己多少得到沉淀与独立思考的姿态,让自己感受内心的真情实感,不仅是吸纳与学习的过程,而且是消化与沉淀的过程。
我们向原创者致敬,并不单纯是提供核心内容的,也包括提供包装与辅助匹配因素的。更重要的是对倡导原创的平台与机制的致敬。毕竟那是原创者生存的土壤与空气,水份与营养,也是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聆听供养灵感、形成独特思想的必经道路。
纯粹的自我世界,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能意识到是基础,能彼此尊重是支撑,能在梳理之中不断优化,在传播之中受到关注,并在质疑与认同之中得到检验,在批判与沉默之中取得成长机会。
一个思想者的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从孤独的环境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布道者,跳到更高的高度去看自己,与有缘人分享自己的思想成果;或者是搭建一个小小的平台与机制,激发别人的原创与思考过程,为原创的东西提供推动的力量。
贾春宝
2014年3月24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