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长寿心态中的预筹
喻建国
在长寿老人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老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运转安排得十分有序,其节奏合乎生命节奏,其强弱迎合生命需求,其内容满足延绵内涵。这些长寿老人在迎来新现实时经常伴有足够安全感和满意感,并触发由衷的快乐,他们在现实中能够对未来时空中的境遇具备有效和实际的期望。
长寿老人经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常言多谢。感恩是个体得惠获益后的一种答谢感情的流露与践行,因为个体自身在现实中感受到自己能有这样的现实是难能可贵的,自己的心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答谢感情,对实现自己的现实的所有运转,以及让这样的运转动作起来的所有其他人物,流露出万分感激,十分感谢,并做出相应的作为。“谢谢”是感恩的一种简单的表达,是常常感恩的展现。对现实的满意是感恩的基础。
长寿老人在向明天迈进时,经常选择合理的参照,既不过高过好,也不过低过差,说得更确切些,他们在选择倾向上是稍偏低稍偏差,当明天临近时,这样选择的参照所形成的比较必定会鼓舞人心,激人奋进。这正是合理与科学的比较,这种比较效果也正是长寿老人所需要的比较效果。在这样的比较后,长寿老人当然益发神采奕奕,充满快乐。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将来估计得十分美好,憧憬未来的如画美景,而当将来变为现实时,又常常不如人意,人们也就常常为此而不快,甚或痛苦。长寿老人们都十分明确,老之来临,老态渐袭,夕阳西下,他们对未来的预筹十分清晰这条红线,很自然地将对未来的期望降落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也就十分自然地投入了有效期望的怀抱。长寿老人常常回眸而望,经常感悟现在的境遇基本没什么是在过去的期望中出现过的,可以说现在的境遇十有八九不属于过去期望中存有的,既然如此,何苦再去对未来做出什么奢望,何必对未来过高地期望,也没有必要去作贱式地寻些过低的期望来影响情绪。预筹之妙在于它所确定的期望值在未来成为现实时,不会带给你几乎是一丁点的痛苦和不安,它带给你的是十分的平静与坦然。预筹之妙还在于现实的我在对未来期望时不会产生一丁点的忐忑,,一切都可以接受,一切又都处于自我的预判中。
看着夕阳西下,欣赏着夕阳的美丽,在自我吟唱的清歌曼妙中预筹着西下的速度,感受西下速度的恰切,同时在这样的运转中不断迸发自己现有的活力,只要自己还能做的,就按照自己可以具有的速度让它一一展现,在每一个未来光临时,都感受到亲切、温柔和可爱,经常向自己周边的人道声谢谢,向自己周边的环境说声谢谢。怀着感恩的心,不断踏着欣喜和快乐的步子如意地向着自己前面的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