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缘何抑郁成风、自杀如潮?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期间,共有54名各级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官方公布的信息中,认定自杀死亡的超过4成。原因是在54名非正常死亡官员中,有23人是自杀身亡,占到总人数的42.6%。其中有8人为跳楼自杀,其他的自杀方式有自缢、烧炭、喝农药等。(中国青年报2014年04月11日)
中国青年报做出这样的统计,源于近期发生的数起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3月21日,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目击者、高速公路执勤交警侯昱“坠桥身亡”; 4月4日,重庆渝中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周渝被发现在渝中区一宾馆死亡,经现场勘查系自杀;4月9日,奉化塌楼街道(景屏街道)建设管理办副主任何高波非正常死亡,警方认定系自杀;4月10日传出消息,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徐业安4月8日上午被发现在办公室自杀身亡……20天内多名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公职人员自杀,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公众的惊诧,甚至还有人声称,“官员自杀潮已经来临。”
在诸多自杀原因的分析中,中国青年报认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是一大诱因,因为抑郁症或疑似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官员至少有8人,其中级别最高的是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白中仁——2014年1月4日,白中仁在家中发生意外,死因至今尚未公开,家属称其患有抑郁症。
古人有云,“学而优则仕”;而在当下,官者即为“精英”。笔者甚感奇怪的是,这些“优者”、“精英”缘何都成了“抑郁”的病症患者?缘何又都在“抑郁”中走向了生命自残的自我屠戮?也有人说,“抑郁”乃是心病所致,自杀的官员都是有病的。真是怪哉,官员自杀案例密集频发,貌似正在形成潮流,岂是一个“病”字就能敷衍了之的?
生命之贵贵于一切,生命之贵贵在坚持。任何一种对生命进行践踏的行为,都是极其可憎、极其令人厌恶的。按道理说,这诸多逝去的官员工作稳定优厚、发展空间宽敞、地位令人艳羡,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得什么“心病”的,又岂能会以“自杀”之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所以,有关部门“系自杀”的结论或许能够终结人们的对于一个生命结束方式上的猜疑,却却终究难以消除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浮想联翩”。
浮想之一:官员自杀缘何多为副职?人常说“副职无忧”。天塌了有“一把手”顶着,地陷了有下面的工作人员垫底,副职既不是“老虎”,也算不得“苍蝇”,他们何以抑郁致死?是谢罪还是顶罪?
浮想之二:官员自杀缘何多有“巧合”? 侯昱“坠桥身亡”之前有媒体报道其亲属称曾被有关方面“约谈”,周渝自杀之前重庆已有多位“打黑英雄”被调查、逮捕。何高波自杀之前正好是奉化“粉碎性倒塌”居民楼的调查、追责时期,而徐业安自杀之前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诚如网友所言,设若他们只是由于身体疾病或心理问题所致,时机为何如此巧合?
浮想之三:官员自杀是否会成 “潮流”?时评人“五岳散人”在奉化街道办官员自杀消息后跟评道:“可能终于有中国官员学会失职自杀了,应该鼓励一下。可惜级别不够高。”在 “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中央反腐风暴压力”、“群众路线作风转变压力”等等方面的压力之下,官员会不会“抑郁”成风、“自杀”如潮,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笔者想说,无论官员们是因为不堪压力、病魔缠身的生命自残,还是违法乱纪后惶惶不可终日的自寻死路,都是令人扼腕、令人痛惜的。社会和谐不需要自残,敬畏生命不允许自杀。所以,救救官员,让那些狂躁游离的灵魂有所归附,也是形势之需、当务之急!
(李吉明2014年4月12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