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快评:军中打虎,立威还须立制


         打苍蝇、打老虎,副国级大老虎苏荣的落马刷新了落马官员榜纪录。但这似乎只是开始,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6月30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给予徐才厚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2014年3月15日,中共中央依照党的纪律条例,决定对徐才厚涉嫌违纪问题进行组织调查。

  又一副国级大老虎落马,显示这场反腐大战远未结束,是以更严谨的反腐姿态,构筑新时期的国家治理模式。

  对于贪腐分子而言,中国的反腐事业俨然已经成为不再有庇护所的正义革命,也完全看不到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疲态,反倒越战越勇,呈现出长期化、常态化的好势头。3月底,军方宣布总后勤部前副部长谷俊山案进入司法程序,此标志性事件使得军队反腐的呼声日益高涨,舆论方面势头渐起,种种迹象表明军队很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廉政风暴的滩头阵地,谷俊山案只是一个开始。同期,被派往北京、济南军区的两个中央军委巡视组宣布发现了一批重要问题线索,这看起来就像出现在连续剧片尾的“未完待续”,引人遐思。

  与其说,这是吹响了军队反腐的冲锋号,倒不如说是现任执政班子在日益严峻且复杂化的外部环境剧变下的正常应激反应。军队的主要职能是抗击外侵、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近年来东海、南海愈演愈烈的岛屿之争,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步步推进逐渐形成合力,在侵害中国主权的同时,也将解放军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上的狂悖鼓噪大可一笑付之,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质疑和抨击不仅来自民间,同样来自军队内部。综观习近平主席上台后的种种作为,不难发现,其治军思路都是围绕着“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展开,反腐只是整个治军方略的一部分。

  军队职能的特殊性决定军队腐败的危害与文官政府腐败不可同日而语。古今中外,因军队腐败而国破国亡的例子并不少见。2014年正逢甲午战争120周年。当年,军事惨败不仅让“北洋水师”成为银样镴枪头的代名词,更将洋务运动打造的“同光中兴”的华丽墙皮无情剥落,露出斑驳朽烂的墙体。中国人最讲究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这使得历史层面的反思在现实领域中很容易就能找到更为丰富的映射和投影。选择这样一个年份和时间节点高调渲染军中打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能不说是个非常高明的选择。

  数天前,军媒中国军网发表了题为《军队绝不给腐败分子以藏身之地》,通过对明清两代军队兴衰的分析,得出结论:军队腐败是最危险的腐败,军队容忍腐败就是容忍失败。战败的后果,历史已血泪讲述,因腐而败的军队,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解放军在中国军事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存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明纪律不仅为我党赢得了民心和政权,更颠覆了长期以来军人的负面形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靠军事斗争上位的政权,一般都会有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勃兴期,一旦理想主义思潮退去,必定要回落理性常态中来。没有好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物质保障,一味地疾呼道德精神高调,或通过对历史传统的重温,以此维持良好的纪律和操守,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是事倍功半。而军队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其高度封闭性,这给军队反腐制造了难度。

  从军队腐败的分布来看,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土地转让、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出售、医疗卫生系统等方面属高危地带。一方面,这是因为军队所掌握的各类资源主要集中在上述领域,易引发权钱交易;另一方面则是历史因素的累积。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大面积倒闭风潮重创了中央财政,军队经费剧减,只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投身商品大潮。面对种种违规之举,政府只好事急从权,睁只眼闭只眼了。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个别军人的身份迷失带来的是价值观的错乱和扭曲。这些,在王守业、谷俊山们的履历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打虎可以立威,长治久安还须立制。目前,军队反腐主要是通过中央巡视员制度进行。这首先决定了反腐的面不会太广泛,只能有针对性地先拿大老虎开刀,以儆效尤,形成高压态势。要实现整个军队系统的净化,则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军队财务的审计,将审计权上收,从源头严控腐败;二是加强军队内部民主监督,尤其是在人事和财务方面的决策,促进其内部自净;三是在必要时引入外部监督。

  军队反腐,攸关国家安全,谨防掉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功利主义陷阱。(文/赵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