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轻易去淌希腊这趟浑水


希腊内政部6日凌晨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在5日就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改革换资金”协议草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反对者获胜。全部计票结果显示,反对协议草案者约占61.31%,支持者约占38.69%。希腊总理亚历克西斯·齐普拉斯将公投结果称作“对双方达成切实可行协议的支持”。希腊接下来的命运如何,希腊会不会因此而退出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会不会再次伸出援手,备受外界关注。因为,按照希腊目前的资金状况,“活过一周”都成问题。

 

与此同时,在希腊和欧元区大难临头之际,中国会如何应对,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重点。有观点认为,中国坐拥巨额外汇储备,如果愿意是能够对希腊施以援手的。更有媒体报道,如果围绕债务问题与欧元区国家的对立加深、陷入孤立,希腊有可能向中俄靠近。而希腊总理齐普拉斯7月将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会谈,似乎也在印证着什么。

 

不过,中国会不会在这一关键时刻向希腊伸出援助之手,救希腊于危难之时,也可能不象外界分析的那么简单。要知道,希腊问题已不仅仅是一只烫山竽,而是与整个欧元区国家形成的一趟浑水。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贸然淌入了这趟浑水,有可能不知如何迈脚,甚至会陷入到深深的泥潭之中。

 

事实上,早在希腊债务危机刚刚爆发时,希腊就曾希望中国能够向其伸出援手,希腊政府也曾正式向中国发出求救信号。不仅如此,欧盟及相关国家,也都呼吁中国能够对希腊伸出援助之手。当时,中国国内要求援助希腊的声音也不少,有的甚至讲出了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很多理由。好在决策层没有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而是非常理智地处理好了对希腊援助的关系,没有草率行动。

 

现在,希腊的状况已经到了比债务危机初期还要严峻的时刻。也就是说,希腊面临的已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需要援助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到底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形象问题。其与欧元区其他国家之间的纠纷,也不仅仅在于债务能否偿还、如何偿还,而在于对待债务的态度问题。就算经过全民公决,支持政府的行为,也不代表这样的行为是对的。“赖账”与“懒人”两个概念,已经与希腊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欧元区其他国家所以与希腊之间形成了严重分歧,核心是希腊能否在政府开支方面予以压缩,以体现政府解决债务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的信心,体现希腊民众愿意以降低暂时的福利应对经济困难和国家危局。遗憾的是,希腊上下似乎完全没有这样的意识,更没有这样的自觉。也就是说,经济再困难、国家再危险,高福利国家的帽子不能丢、待遇不能降。结果,是其他国家在为希腊的高福利买单。

 

很显然,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无论是欧元区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只要一介入到希腊问题,就必须首先为希腊的高福利买单,为希腊维持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买单。自然,其他国家就很难做出援助希腊的行为来了。不然,所在国人民对政府的行为也会产生质疑和批评的,是无法接受和认可的。

 

也有分析认为,出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需要,中国和俄罗斯有可能对希腊实施援助。特别是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在遭到美欧联手制裁后,也很希望通过对希腊的援助,得到一些其他力量、特别是来自欧洲力量的支持。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就曾表示:“如果有必要援助希腊,将进行讨论。”这也意味着,一旦希腊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关系彻底恶化,并退出欧元区,俄罗斯将不惜一切代价地将希腊拉到自己一边。到时,对欧元区国家来说,也是十分被动的。也正因为如此,欧元区国家也会相当慎重地对待与希腊的债务关系,尽最大努力避免希腊从欧元区退出,避免希腊彻底倒向俄罗斯一边。希腊所以对俄罗斯示好,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增加与欧元区其他国家挑战的砝码。

 

对中国来说,尽管也迫切希望加强与希腊的关系,并可以以此有效实施丝绸之路计划。但是,中国绝对不会象俄罗斯那样对援助希腊作出“可以讨论”这样的直接表态,不给欧元区其他国家以拉希腊入怀的关系。毕竟,中国与欧元区国家的关系,没有象俄罗斯那样因为某一方面的原因正处于紧张而难以协调的时候。而且,如果因为希腊一个国家“得罪”欧元区其他国家,也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希腊的行为是很不明智和理智的,也是受到多数国家的反对的。

 

退一步讲,即便中国想对希腊进行援助,也会与欧元区其他国家进行充分磋商、并与希腊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而一旦实施了对希腊的援助,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援助,可能不会是一次的,或暂时的。搞不好,会陷入援助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拨。所以,中国很难淌希腊这趟浑水。

 

当然,出于战略的需要,中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希腊实施援助,如参与希腊的项目建设、投资等,尽管也有风险,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总比直接予以希腊贷款或资助等更可靠、更具市场性。要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不是政府手中的自有资金,而是全中国人民的,不能轻率地对其他国家实施援助。更何况,希腊是一个高福利国家,正是因为过高的福利才让希腊陷入了严重困境。而中国是一个低福利国家,相当一部分居民至今没有社保、没有医保、没有其他方面的福利,有的甚至连房也买不起、病看不起、书读不起,让中国政府用外汇储备去援助一个福利远高于本国民众的国家,道理上说不过去,法理上也说不过去。就算有外交等方面的需要,也要在民众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会在公投结果出来以后,密切关注希腊与欧元区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看欧元区其他国家对希腊的态度,看希腊的生存状况,决不会草率地作出是否援助希腊的决定的。如果希腊真的退出欧元区了,中国才有可能考虑是否对进行援助,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援助,但也不会象俄罗斯那样将其当作政治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