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对于中低水平的放射性废水,一般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大部分放射性核素转移到小体积的浓缩液中,即进行浓缩处理,然后对浓缩液进行进一步处理处置,使大体积废水中剩余的放射性核素达到排放标准,将其排放于环境中进行稀释、扩散. 因此,放射性废水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浓缩倍数; 二是去污系数. 浓缩倍数是指放射性废水的原体积与处理后浓缩液的体积之比,浓缩倍数越大,则浓缩后的体积越小,贮存也就越经济、安全. 去污系数是指原水的放射性浓度( 活度) 与处理后水的放射性浓度( 活度) 的比值,去污倍数越大,则处理后的废水中剩余放射性浓度越低,排放、贮存就越安全.对于放射性废水处理,根据其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不同以及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不同,需要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