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刘备,不失天下之心:曹操的识人爱才


作者:史遇春

总论曹操的识人爱才

用当下的眼光看曹操,他无疑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关于这一点,不说曹操的事功业绩,只说他的人事处理。

曹操能够称为一代雄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人事处理,很有领导者的大度和风范。

曹操在人事上最大的特点,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知人爱才。

知人,就是对人的鉴别能力。因为有知识的积累、有社会的经验、有人事交往的实践,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通过人的体貌特征、言谈举止、举手投足等等,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的优劣,对人的才能作出评判,对人的未来作出预测。识人,是曹操的优点,也是他的特长。

说到这里,想起时下常常有人会说的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看到这话时,我就想笑。为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足以说明道理。比如说,你在阿汪面前放一块金,放一堆便便。阿汪会选择哪一个?

说“选择大于努力”的人,忽略了一个前提,选择只是一种手段或方式,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作为主体的人。

曹操的厉害,首先在于他能够识人。在自身具备识人的先决条件下,他才能够在众人之中发现优异之士、高明之人。

曹操能识人,也能够爱才。

爱才,不是把人才收到自己囊中就算完事。

爱才的最好表现,就是在接纳了人才之后,能够把人才安排在合适的位置,让人才将其才能发挥到极致。

曹操的识人爱才,很值得一说,可以徐徐道来。

存刘备,不失天下之心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吕布攻打刘备,并且拿下了下邳(江苏省睢宁县)。刘备无处可去,前来投奔曹操。

程昱对曹操说:

“曹公啊,刘备这个人,很有才干,未来可能成为一方豪雄。而且,据我观察,刘备很得人心,只要有机会,他肯定不会甘居人下。既然他来投奔我们,他的一切行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不如乘这个机会,早点解决了他,以免将来他成了气候,到时候我们无法收拾。”

曹操是这样回答程昱的:

“程先生,您的顾虑也有您自己的道理。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需要笼络并接纳英雄豪杰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把天下的能人异士聚集过来,成为我们的伙伴。如果按照您的意思,刘备落荒来奔,在这个时候,我们乘其虚弱,一举消灭了他,那天下人会怎样看我们?我们乘人之危,夺人性命,这不就直接是要天下人对我们寒心吗?”

程昱的想法没有错,他是在为曹操的未来布局。

曹操的说法,更值得深思。

首先,曹操认定了刘备是个人才、是位英雄、是他们接纳笼络的对象。

第二,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刘备不是个英雄,他在落难时来投奔我们,我们也不能杀他,因为这可能导致天下人才对我们的怀疑,因而自己闭上了人才进入的大门。

有人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来非笑曹操。但是,如果曹操没有收留并容纳刘备的气度和远见,猜想,曹操后来的一切成就功业,也可能完全就是一片虚无。

(本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