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划算吗
作者:刘植荣
北京时间
《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除了要求各国实现减排目标外,还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到2020年,发达国家需向绿色气候基金捐款100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绿色气候基金账户信息,截至
美国停止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将为美国纳税人减少数十亿美元的负担,这对美国来说确实获得了一定的利益。
特朗普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抠门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他称,中国是排放大户,为什么中国不出钱?他还称气候变暖是中国的谎言,其目的是削弱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根据欧盟和荷兰环境评估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2015年世界化石能源消费和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361亿吨,其中中国106亿吨占29.4%,美国52亿吨占14.4%,欧盟各国35亿吨占9.7%,印度25亿吨占6.9%,俄罗斯18亿吨占5%,日本13亿吨占3.6%。从排放总量上看,中国确实是首屈一指的排放大户,但要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按人均排名就靠后了。2015年,中国人均排放7.7吨,而美国人均排放16.1吨,中国的人均排放还不及美国的一半。可见,特朗普对中国的排放指责有失公允。
《巴黎协定》鼓励研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美国作为科技强国,在新能源研发领域拥有诸多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美国不再承担减排义务,意味着美国化石能源的消耗很难降下来,甚至会上升,因为化石能源更便宜,没人愿使用新能源,新能源的研发也由此失去“钱图”,导致美国在新能源领域落后下来,从而让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受挫。特朗普的口头禅就是“为美国人创造就业岗位”,如果美国失去新能源优势,如何在这一领域为美国人创造就业岗位?
《巴黎协定》规定,缔约方在获得本国议会批准生效后满3年方可书面通知联合国秘书长退出该协定,联合国秘书长收到退出通知之日起1年期满时生效。由于美国参议院批准该协定的日期是
总之,我们姑且不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从美国自身利益看,退出《巴黎协定》省下来的份子钱很难弥补给本土制造业和出口带来的损失,这着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文发《新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