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编制


 

纸上得来终觉浅

工作中的第一步必定是阅读计划,并据此执行。

执行的原则非常清晰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要在执行中加强理解。

特别是对于新进一个行业的人员来说,听话照做、定有收获。先听、后学、照做、反思是最基本的流程,先做到“知其然”,再通过理解和学习,能够做到“知其所以然”就更好了。

更理想的是,通过执行、理解、学习,可以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就是项目管理的大幸了。

自主编制计划才是根本

阅读别人编制的计划,就如同现如今中国不少人工智能公司使用别人的开源软件一样,理解了当然很好,但要执行一个全新的任务,只是理解、照葫芦画瓢,一是不过瘾,二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消化了别人的计划,再提高,而后编制符合自己行业情况计划,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手头的、实际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这才是终极目标。

计划编制的原则

编制计划有原则,最核心的就是要透彻理解边界条件,学会在能力或者是资源范围内解决问题。

其一,详细列出种种的约束条件,如人、财、物、产、供、销等的内部条件,加上政策、竞争、协同等外部条件,再加上时间节点等条件,理解了这些,就可以实现“认识必然就是自由”。

其二,盘算可供使用的重要资源,特别是时间、人力等等,这是项目管理的所有家底,透彻理解了家底,才有可能有节奏地使用。

其三,编制之后要反复权衡,重要节点不含糊,要“不计任何代价”地保住里程碑节点,而对于其他节点,同时兼顾经济性和科学性。

正如巴菲特讲的:在能力范围内做事情,在舒适区外部努力学习补充能力。 (13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