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垃圾收集系统将成为新建筑的标配


湿垃圾收集系统将成为新建筑的标配
喻建国
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上苍所赐,人类应该十分爱惜,不要随意去糟蹋,自然环境是上苍所营,有其存在的必然,人们千万莫要撑起人定胜天的旗子去随意糟蹋,随意糟蹋自然环境一定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回应,不重视自然环境的回应就会让很多让人难以适应的情况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这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的人称这是环境的报复。其实环境是不会去报复人类的,环境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转,也就是对所有的施加给出符合规律的回应。人们爱护环境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施加,环境也一定按照被爱护以后的规律去作出回应。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爱护曾经有过一次极其重要的并且已被传世的举措,即对人类自身粪便的处置:抽水马桶系统。这已经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内置,很难想象,人类现在的建筑中没有抽水马桶将会成什么样子。由此我在想,现代建筑中是否还需要加进一套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其中含湿垃圾收集系统,玻璃类收集系统,纸质类收集系统,塑料类收集系统,有毒物质收集系统。
其中的湿垃圾收集系统可仿效抽水马桶系统,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设置好的空间,这个系统可以分成这么几个大部分:初站,管道,储房。每户人家可以在厨房内设一个可以收容湿垃圾的容器,湿垃圾被倒入以后,即刻被封住,而后启动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将其沿管道送往建筑物内收容湿垃圾的收容空间。最后再通过垃圾车将其运走。
其他四类垃圾的收集仍可按现在的方式进行。
我想回顾一下抽水马桶的经历:公元159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侍臣约翰·哈灵顿爵士前来解决里士满宫殿里未倒空的便器所散布的恶臭,他采用了他在意大利旅行期间发现的一种用水冲掉粪便的厕所,并将它移植到了里士满的宫殿里。直到18世纪后期,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他采用了一些构件,诸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以及保证污水管的臭味不会让使用者闻到的U形弯管等。公元1778年,他取得了这种抽水马桶的专利权。就大多数人来说,要到19世纪后期,欧洲的城镇才安装了自来水管道的排污系统,方才用上了抽水马桶。
现在我国城镇新建房都安装了抽水马桶,成为房屋建筑的标配。我想我们现在可以在垃圾处置上走在人类的前列。让湿垃圾收集装置成为我国文明的一项闪耀点。现在要设计一套湿垃圾的收集装置不是什么难事,要制造一套湿垃圾的收集装置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要舍得花钱,舍得投入。
我在这里唱响湿垃圾收集装置的第一曲,祝愿第一套湿垃圾收集装置在上海能够首先在某一处新的建筑中诞生,人类必将在湿垃圾收集装置普及的年代回顾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