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三日行(3):没看到日出


 武当山三日行(3):没看到日出

2020-10-18

昨日登武当山,收获寥寥。

今天早起,准备去看日出。听说,南天门日出是武当山一大胜景。

南天门就在“大酒店”斜对面的山包上,直线距离不到二百米。我们到达时,南天门前高高的石阶上三三两两坐着年轻人,看着东方,等待日出。

登了三四十级台阶,到达南天门下。往前直下是到南岩宫,往右拐上去可以到雷神洞。反正太阳还没有出来,继续往高处走一段也许可以找到视角更好的位子。我一人往雷神洞方向走去。路边是浓密的树林,有灵鸟在树梢不停鼓噪,让人感觉讨厌。

雷神洞是悬崖上一处凹洞,有神殿供奉着雷神,两边各有一座铁制的香炉。雷神洞下面一片红墙青瓦的建筑,应该就是紫霄宫,一会儿我们会去参观。拍拍照,然后返回。发现一处高台,下临悬崖,了无障碍,观看日出的效果最好。电话将雨燕和李勤约过来,准备摆好架势好好看看日出。雨燕过来之后,说他们刚才被当地人嘲笑了一番。他们问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那人说,出来旅游也不好好做做功课,看看天气预报,这几天是雨雾天,根本看不到日出。果然,天上一直灰蒙蒙的,没有一丝放开的迹象。东方的云雾,比刚才在南天门看到的还浓了。

没办法,只能放弃看日出。那就直接去南岩宫吧,看看道教圣地就不算枉来一趟。从南天门去往南岩宫,是一路下坡台阶。我昨天把腿走酸了,现在还没有恢复。走起来有些别扭,侧身或者后退着下坡要稍微好一些。

一路上有很多香客在往南岩宫赶。大多是中年男女,少数是老人。拎着袋子的,背着背篓的,都带着红纸或黄纸包着的香烛。人们都不说话,自顾自低头走着。

南岩宫门口候着一大群人。有的坐在台阶上,有的倚着门框,有的站在一侧树下;有的在默念着什么,有的聚在一起闲聊,有的在整理香烛纸钱。才七点半。时间还早,告示牌显示,要八点半才开门。香客们等得不耐烦,有人拍打着大门,喊着: “师傅,开开门!师傅,开开门!”看门的可能被炒得不耐烦,八点不到就将大门打开。

大门一开,香客蜂拥而入。最先进去的就在门洞两侧倒头跪拜,敬香燃烛。后面进来的跨过门洞,又跨过庭院,直接向对面的玄帝殿奔去。在大殿烧头柱香有着最大的功德。

出门洞是个大庭院。左右高台上有二层的厢房,正面是木柱木板壁木栏杆,其他三面是红色的砖墙。厢房可能是道士的住所。正面有两层高台,条石砌墙,石柱石栏杆,石头被风雨侵蚀成黑色,又长了石花呈白色。高台之上,两层的玄帝殿。重檐斗拱,华丽辉煌。木构件呈青,篮,白三色,素雅而端庄。玄帝殿供奉的是玄武大帝,应该是武当山最高规格的殿宇。随人流进入大殿。香客们在地上跪成一片,磕头如捣蒜。匆匆忙忙上香,又忙不迭赶往下一个殿宇。

穿过大殿,到了后山。岩壁上有历代石刻,一人多高的大字;还有贴在石壁上的白底蓝字的瓷板,记录捐建者的功德。往前是悬在山崖上的一片木构殿宇,里面有木雕的神像。龙头香悬在墙外,正对着前面山巅的金殿。这一片就是南岩宫,就是我昨天晚上在对面山道上看到的悬崖上的黑色宫殿。有点像昆明西山龙门景区,不过不如龙门那般险峻。

返回酒店,吃过早饭,离开南岩,坐观光车前往紫霄宫。

一位五十多岁妇女,买了些李子,用篮子装着,放在走道上。汽车一个急弯接着一个急弯,乘客都被甩得东倒西歪。装李子的篮子翻到,李子从后到前滚了一地。那妇女为抢救自己的李子,踉踉跄跄,狼狈不堪。司机跟妇女开玩笑,几个李子都收不好,搞得到处都是,影响卫生。那妇女却当真了,很生气,“你自己车开不好,开得东倒西歪的,还怪别人。我不要你陪我的李子就算客气,你倒怪我影响卫生。”一阵抢白让司机哑口无言。山路实在危险,我真担心司机的情绪受到影响。不过,这样的事情,司机应该经常碰到吧。

进紫霄宫,每人十五元门票。这是此行唯一一次买门票。紫霄宫有武当山上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武当道士练武的视频,大多是在这里拍摄的。进入到操练场,边上有师傅在指导小弟子练习,中间有成熟的武士在展示剑术。体魄强健,动作飘逸,力道强劲。背后的石阶是灰黑色,武士们身着白衣,剑柄上挂着红色的璎珞,很是显眼。

最高处的紫霄殿,有做法事的。有十几户人家在上表,好像是要交钱的。殿内有专门的组织,固定的流程。有主持念表的,演奏音乐的,协调组织的。有鼓,锣,拨,筝等乐器,还有话筒和扩音器。最前边一排跪垫,是专为上表人准备的。音乐响起,主持人指挥着上表人磕头。一手持相机拍照的男子站到了跪垫前面,影响上表人磕头。上表人拉了拉那男子,要他退到后面。那男子很暴躁,“凭什么要我让开?要讲个先来后到吧?我就要站在这里。”仪式在紧张进行,没有人搭理他。

这时听导游跟她的团员悄声说:“这种情况最好不好拍照。别人做法事,可能是为了辟邪,不吉利,拍照可能会带回坏的东西。”还好,我现在进庙宇已经不拍照了。

在紫霄宫逛了个把小时,又去逍遥谷转了一圈,然后乘观光车下山。

出景区大门,路边有卖土特产的。柿子有拳头那么大,红彤彤,水灵灵的。还很便宜,每人买两个,可以当午餐。

又见卖八月瓜的。这真让我兴奋。这东西我们老家有,叫山木瓜。山木瓜成熟之后皮会裂开,果实自动滚出来。大多情况下,还没完全成熟,就被松鼠和鸟吃了。我们小时候上山砍柴,经常看到颜色诱人的山木瓜皮挂在藤上,一扯下来却是空的。完好的山木瓜,我只吃过两次,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也许因为每到这个季节上山,都会想到这东西,印象才特别深刻。其实,这玩意儿也没什么好吃的。只是有点甜味,水分不大,籽儿还特别多。

就在路边拿水果和干粮当午饭,解决了问题。晚上六点多回到武汉。

三天的武当山之行顺利结束。行前我没期待什么收获,回来也没感觉到有什么收获。除了腿疼之外,没有什么印象。这次登山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不愿意登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