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津

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海淀区委主委。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公共政策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理事、学术委员。2004年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近20年来主要从政治社会学角度研究比较现代化和农民问题,出版专著《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等十余种。

孙津E-mail:
<a href="mailto:jins615@163.com">jins615@163.com</a>

说杂文(《充实的惆怅》序言)


  说杂文

  孙津

      杂文是一种文体,不过它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文学创作样式,包括把学术当成文学作品来写。有一些文章,针对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种观点加以评说,但论者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行文随意却又明明透露出学养的支撑。这类文章我就叫做杂文。

  杂文的长处是不拘形式,观点鲜明,如果有批判性就犀利畅快,有创新性就异思突起。但它的短处也很明显,就是缺少系统论证,不仅可能显得比较武断,甚至还会引起歧义。

  由于上述特点,把杂文写好其实很难,而一辈子都写杂文就更加难了。事实上,人往往是在某个年龄段会有写杂文的冲动或热情,而好的杂文更需要有恰...

Read more

杂文集:《充实的惆怅》之封面和目录


书名:《充实的惆怅》
作者:孙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版
 
 
目录
 
说杂文(序)
充实的惆怅
 
一、文化杂议
超前
马克、资本以及思与论
雅赌与俗装
形形色色的中国女权现象
“会霸”种种
文明文明
离婚之苦
公关与攻关
妥协的艺术
学人和商人
你去美国干什么?
卢布·道勒·马克
闲话第二职业
京城的文学巾场
“触电”的诱惑
首都文化
 
二、时态针砭
面子
花钱办事漫谈
运气何...

Read more

中国转型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可能


 
中国转型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可能
孙津 范丽雯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转型,是指社会主义基本性质延续过程中体制和机制的全方位或整体性变化。大致相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转型的主要内容分别体现为有导向和被调控的平等权利、能力与道义同一的执政根据、以发展为基础和手段的利益平衡、以及价值导向与行为示范的和谐张力等。转型作为持续的创制过程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关系,比如国内创制与国际认同、政府调控与市场自为、历史根据与发展要求、理论逻辑与现实效益、随时兑现的道义要求与利益平衡的真实标准、价值导向的必须性与行为示范的选择性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关系到转型的性质变化...

Read more

广告作为一个美学范畴


  广告作为一个美学范畴

  孙津

  内容提要 作为某种广而告之的宣传形式,广告的内容无所不包,但目的都在于使尽可能多的人响应和支撑广告发出方的预期并让其获利。本文指出,广告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根据。一方面,广告的制作不仅要运用艺术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等形式特征或功能,而且广告本身也可以同时是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出于现代化运动对主体性的压力和刺激,广而告之成为人的美学观照的普遍类特征,即在被告知或参与中慰藉或实现自我。广告作为美学范畴是知识和技术双重挤压的产物,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美学意义上的体制化异化。

  关键词 美学 广告艺术 异化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告知...

Read more

作为科学发展道义保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科学发展道义保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孙津  韩李云
 
【摘要】 由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部分,因此,对于这两者关系的认识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导引的重要意义。这两者的关系具有概念位置和主义坚持的一致性:从总体机制和领域涵盖来讲,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上位概念;从具体运作的合目的性和有效性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总体、以及各方面工作科学发展的道义保障。本文的分析指出,这种道义保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哲学提供的信仰根据、由历史提供的现实逻辑、由价值提供的发展导向、以及由理想提供的...

Read more

代表制与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代表制与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孙津
 
无论从政治理念、社会制度、观念导向还是学术研究来讲,代表制不同于代议制似乎都已经是不争的共识。但是,对于如何理解这两者的区别,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也许,由于从发生学或历史角度讲代议制是民主政治的制度载体,所以一般的看法是把代表制理解为对代议制的超越,而且还认为这是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的民主时做出的结论。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在我看来,代表制是一种社会主义民主创制,本质上完全与代议制不同。从政治特性来讲,代表制是利益本身的排他性类特征,而代议制是权利交易的共同性选择。
 
1、误解的由来
 
其实,说代表制是对...

Read more

王敏:重新审视“政治”的真实含义


重新审视“政治”的真实含义
——读孙津的《社会政治引论》
王敏
 
人们对于世间有一种叫做“政治”的活动习以为常、毫不怀疑,而各种政治学概论也把“政治”当成不正自明的客观存在做着大同小异的定义。但是,孙津的《社会政治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月版)却告诉我们,这些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本书分析阐述了学术界从来没有提出的三个问题或观点。第一,政治的存在或成立是有条件的,叫做“社会联结”,现行政治学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它对于政治的理解、尤其是定义...

Read more

概论的学术思想


概论的学术思想
——读俞可平主编的《政治学教程》
孙津
 
为了对某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概论。当然,书的名字也有不叫“概论”的,比如叫“教程”、“基础”之类。然而,或许是由于功能局限,极少看到有学术思想的概论,因为一般说来概论的作用其实是分类学意义上的,也就是如何将此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以及以某种标准把本学科内不同的部分分别作相应的安置。毫无疑问,写概论的人肯定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是,或许是出于概论本身只要求一般性介绍,又或许是写作者自己研究不够...

Read more

解读中国政党政治的两大创制


孙津:解读中国政党政治的两大创制 
2010年08月24日 14:52:12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715
 
中国政党制度的伟大成就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围绕政党政治的理论研究却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政治学无法解释中国的情况,甚至缺失一些适用于中国政党政治和制度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在用西方政治学做研究时,自觉不自觉地是以西方的价值观来衡量中国。因此,要建构中国的政党政治学,必须在深刻反思政党政治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真正理解中国政党政治创制的独特性。
 
政党概念的创制
 
无论现行政治学的概念定义还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