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故事,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更为深重地左右我们明年、后年,乃至若干年后的生活。在此,我仅编辑十幅图片对这一年的重大经济问题加以总结,不知你是否也感受到了。
1、股市火爆了,钱被谁套走了?
2、房市空前的好,负担空前的重
3、猪的本命年,闹闹情绪,身价飞涨,害得老百姓无力吃肉
4、油价飞涨,排了老半天的队也未必买的到油
5、利息不断增长,钱却不断缩水
6、热钱大量流入,央行功能逐渐被美联储取代
7、车不断地造,路不断地修,又到年关,俺还是回不了...
作者文章归档:陶五强

巧妙化解一起“罢工”案
这二十多人都是电脑组装车间的,由于当前单子少,所以经常安排他们到仓库帮忙。事前,我还认真嘱咐车间主任(年纪很轻,工作经验可能也不足),让其亲自带队,以免出事。其他的事情没有出现,反倒出现了可怕“罢工”事件。
我们一行三人上楼后,行政老总对大家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真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是大家还是原地坐着,没有一人有所反应。
我...
年轻的主管如何“尊老爱幼”
大众博客,实话实说;您的留言,我的动力! |
|||
年轻的主管如何“尊老爱幼”
【2007-07-15 09:40:50职场知心管大哥推出[职场闲话有奖系列13]:《年轻的主管如何“尊老爱幼”?!》】原帖如下: |
不要鄙视极端性格的员工
不要鄙视极端性格的员工
【阿里职场生涯“职场知心管大哥”发布《闲话说“苦恼的原因”――职场闲话有奖活动之十二》,原帖如下:】 有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技术是非常高超,可就是因他处世无方,经常因言语或一些小事得罪人,连跳了好几个公司,都无法和同事融洽相处,他自己也因此而苦恼。 |
这样的员工她也忍心开除
管理部长找来B,了解情况。原来,先一天台风,动力部全体人员抗台,值守到下半夜,今天B又要照常上班。所有的流水线、电气设备运转正常,B实在困倦了,便在摩托车上躺一会儿,谁知被很少来此的老总抓个正着。
B已经五十出头,高压电工,为人勤勉本分,除了职责范围内的电力工作外,管理部安排的修门窗、换锁头、疏通下水道等杂务也是尽心尽力,及时办理。这些情况管理部长理应知晓,但她平时极力维护老总形象,惟老...
心态端正了,去留不是问题
【谨以此文献给初入职场的朋友们】
【职场生涯商友求助加油站】一网友求助:“这样的工作,我还要不要做?”由于原帖过长,在此不予转刊,如有兴趣可点击链接进入。
【布哼回帖】
耐着性子看完了楼主的长篇大论,也看了楼上几位的回帖。怎么说呢?我感觉现在不是离不离职的问题。离职很简单的,找工作,尤其在义乌并不是像你所说的那么困难。
从整篇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楼主不是在指责这个就是指责那个,楼主没有任何问题。这实质上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如果不端正心态,即便离开这个公司,换到其他任何公司,楼主可能还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
小企业也要搞培训量化评估?
有这样一个企业,人数三十多,而且兵分三路,分别在三座城市的分公司里。老板不比一般的商人,应该说是很重视管理的,总想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将企业做大做强,因此花高薪聘请了一位行政经理,负责公司内务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虽然成立了行政部,但官兵就这位经理一个人。
一天,老板可能听了某专家的讲座后,给行政经理打电话,要他把培训工作认真抓起来,并且要搞培训的量化评估,掌握培训之后起到的具体作用。行政经理告诉老板,眼下是无法搞这个量化的。老板虽然有这个意向,但也说不出道道来,此事就此作罢。
培训评估确实很重要,但是目前流行的评估方式一般为:
1、一级评估:在课堂上发放...
企业管理与人性假设
企业管理一般都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企业管理策略、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无不如此。目前主流人性假设有三种理论,即X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
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学所研究的人都是自利的理性人,对人最起作用的是物质刺激,也就是所谓的“红萝卜加大棒”管理思想。这种理论忽视了人的情感因素,否定了人需要自我实现的要求。
Y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好的工作环境会使员工努力工作,达成目标,激励员工的手段主要集中在为员工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弊端是过分强调精神的力量而否定物质的作用。
超Y理论:一个人胜任感的满足是永无...
“爱情”新说
“爱情”新说 |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人说四十不惑,可眼下却越来越惑了,就连人人知晓的简单东西都大惑不解。 按照书面的解释,“爱情”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而“亲情”则是亲人之间的感情。这又令我疑惑了。亲人之间不也分男女的吗?母子、父女、兄妹等... |
第一次孝敬母亲,却是她去世之时
谁知,年前一个月,我从乡下回到宿舍,接到一个长途电话,说我年仅49岁的母亲去世了。我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是怎样请的假,怎样去银行取的款,怎样乘车回的家,总之,事后一切都不太记得。
回到家里,看到母亲直挺挺地躺在榻上,我欲哭无泪。记得每次离家时,母亲总是在雾霭里看不到我才回身;记得为了供我上学,她偷偷地将家里仅存的二十多块银洋拿到银行里以每块5元的价格折抵;记得为了给我换全国通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