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美林证券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

为漫长的经济冬天做好准备


  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题目:当前经济的形势、个人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如何做到转型。

  一、经济的情况,中国经济在明显放缓。

  今年一季度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明显放缓。官方数据GDP是7.4%,但是这个数字准确性很难考证,GDP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看,和在基层看到的现象有很大出入。不看GDP看什么呢,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的时候,讲他也不怎么看GDP,他看三个指标判断中国形势:发电量、铁路货运总量、中长期贷款。这些数字和我们在微观层面观察更加一致。中国经济的放缓速度不是7.7%到7.4%,应该以百分点来记,和去年相比,至少低1-2个百分点。

  ...

Read more

中国历史上成功与失败的改革


  

  导读: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成功改革是商鞅变法和邓小平改革,成功的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远大于成功的革命。成功的改革要建立基于绩效而非身份的激励机制,增加社会总产出让有人受益无人受损,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改革阻力。相反自上而下的修补性改革(王安石式的顶层设计)蛋糕做不大,只是利益再分配。

 

  在今天不仅仅是企业界、学界、商界乃至于政界,都有一些迷失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我最近跑了一些地方,地方政府就问,到底现在应该干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

 

  之所以迷失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忘掉了历史。我最近越来越多地读一些历史,希望从历史中...

Read more

我在等三次探底


 许小年“11.6”温州演讲实录:“我在等三次探底”

 

116日下午,由温州市工商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主办温商论坛(第十讲)暨中欧EMBA管理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着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受邀来温,发表《结构性衰退及其医治》主题演讲。在许小年看来,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国结构性衰退调整,医治的方法是要通过全面的实质性的减税、土地制度改革、资本市场开放、减少管制与垄断。但他也坦承,此举阻力很大。)

 

我今天在这里讲的题目是“结构性衰退及其医治”,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

Read more

市场失灵了吗?


  市场失灵了吗?

  ——黑板经济学VS现实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以现实问题为起点,还是从模型假设出发?刚刚去世的诺奖得主科斯教授始终认为是前者。他自己研究了现实中的企业整合、公共产品(港口灯塔)的供应、稀缺资源(无线电频谱)的配置和权利界定的司法实例,告诫人们要警惕“黑板经济学”即象牙塔中做学问的危险。

  笔者曾被“黑板经济学”误导,在现实经济面前碰了壁,才开始怀疑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经历了削足适履的一番挣扎,最后不得不放弃那些一直被视为真理的经济学教条。这些教条来自精巧的数学模型和严密...

Read more

成功改革的共同点是突破现有体制


  失败的改革都相似,成功的改革也都相似,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改革。失败的改革,今天作为案例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的改革、王安石的改革、清末光绪帝的改革,我认为这三次改革是失败了。成功的改革说起来是历史的调整,成功的改革只出现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就是商鞅的改革和邓小平的改革。回顾历史是为现实服务,但是历史永远不会重复它自己,所以历史仅对我们有参考的作用。

  失败的改革,相似在什么地方?王莽、王安石、光绪帝的改革,目标都是追求现有体制效率的提高,而不能突破陈旧的制度的束缚,这是第一个共同之处。因此这三位在历史上的改革,充其量只能叫做改善,或者叫做改良,而并不是改革。由于这些改革的目标,...

Read more

金融改革的启动路径


  改革思路需要调整一下,应该是基层创新和顶层的总结与推广相结合,而不单纯依靠顶层设计。

  金融不能沦为政策工具

  好在2000年前后搞了银行改革,否则的话,银行体系无法承受“4万亿”和“4万亿2.0”的重压。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政企分家、政金分家,但实际发生的与之相反,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国进民退大趋势下越走越近。以“4万亿”为代表的财政刺激政策大部分都货币化了,真正的财政投入不到2万亿,政府和国企的投资项目主要靠银行贷款,由金融机构出钱。在拉动内需以及产业政策的强力影响下,金融机构的独立...

Read more

城镇化不是经济政策


  “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这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最真实的内心独白。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华为以1851.7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位居榜首,捍卫了自己在中国民营企业江湖中不容撼动的地位。即使如此,华为也不敢轻言成功,在任正非心中“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也同样经历着如同其他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一样的成长的烦恼。民营企业能否在形成大规模营收的同时保持快速成长是很多企业家、管理学家和职业经理人所研究的课题,这也对企业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往往因为能力的缺失,使许多民营企业...

Read more

作为目的和手段的自由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重申自由的意义;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强调对自由的保障。古代的奴隶被剥夺了自由,在强权的压迫下,忍受屈辱以求生存;今天的人们主动放弃自由,以换取精神主宰所承诺的安全与秩序。肉体的奴役是对赤裸裸的暴力无可奈何的服从,精神的奴役则源于盲目的自卑和自卑心理支配下的智识自戕。人类社会究竟是在进步、退化,还是变换形式的往复循环?古希腊人为个人与城邦的关系争论不休,在当代语境中,古老的命题重新表述为市场与政府的分界,以及自由和管制的冲突。

  2008年,全球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世人对自由的信心,曾经是严密而完整的市场逻辑体系,几乎一夜之...

Read more

中国持续衰退的冬天刚开始


  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

  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

  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家理解周期性衰退不一样。

  周期性衰退,跟冬天到了得了感冒一样,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是结构性衰退,是内部得了炎症,如果不动手术,光吃药是好不了的。

  结构性失衡失衡为何会带来持续性的经济衰退?

  首先要解释为何中国的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的衰退,哪些方面失衡了?

  1、需求方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失衡

...

Read more

城镇化不能当灵丹妙药


  把城镇化当作救命稻草,其实它不是。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经济政策,你可以把城镇化当成一个经济政策来拉动内需、来刺激投资,那就完全理解错误。城镇化是经济逐渐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

  你想像一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城镇化率大概是到不到20%,去年官方数字城镇化已经突破50%了,30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的增加,你回忆一下政府出台过什么政策吗?没有,有规划吗?没有,有配套政策吗?没有,有学者讨论吗?甚至都没有。为什么城镇化从20%就上到50%了呢?

  实际上,城镇化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更多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政府不可能用城镇化当灵丹妙药解决经济中的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