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袁海云

全心致力于让“工业设计和人文标准”与中国制造融会贯通。

中国地板聚集区的历史演变


 

中国地板聚集区的历史演变
撰文 袁海云 (《地板专家》杂志主编、凤凰卫视特约编导)
东北(80年代初-1998)
关键词 木材丰富 技术落后
 
改革开放逐渐带来各行业的市场需求。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东北的林场开始生产小型实木地板。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桃山、伊春,吉林的和龙、敦化,到辽宁的垣仁、抚顺都有大量的地板生产厂,但是大多规模不大,其中敦化和抚顺最为集中。当时东北地板主要通过上海实现全国的销售。到了1997年左右,随着国家木材市场的开放,东北地板的资源优势开始减弱,加上小型实木地板不干燥不油漆,在技术和风格上跟不上市场步伐,到了1998年东北地板产...

Read more

美防长渲染中国新威胁 称将削弱美在太平洋力量


  美防长渲染中国新威胁 称将削弱美在太平洋力量

   据法新社9月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周三表示,中国越来越先进的武器可能会对美军构成“新威胁”,削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法新社称,盖茨的讲话与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15日发布的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文件相“呼应”。

  报道说,盖茨称美国驻扎在太平洋海域的海军航母和空军基地面临着来自中国的“新威胁”。盖茨当天在美国空军协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事实上,当考虑到中国一些国家的军事现代化计划时,我们应该较少地担忧他们在传统战...

Read more

动荡时期的反思有利于提升地板领军人的领导力


 

动荡时期的反思有利于提升地板领军人的领导力
 
从2007年到现在,地板行业出现最频繁的关键词可能是“洗牌”与“整合”。不管各方怎么解读两者,两年来尤其是金融风暴之后的地板行业客观上处在一个动荡时期:资本涌动、竞争敌手变成合作伙伴、老板们变成打工仔、经销商换品牌……
  说到经济动荡,某种意义上对领导力的提升构成了一个莫大的障碍,这一点在不同企业当中都有体现。每当经济动荡,特别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时候,对一个企业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人们就容易找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借口,或者是替...

Read more

地板厂商售后服务“暗访”


 

地板厂商售后服务“暗访”
撰文 杨红兵 (赛迪呼叫市场部经理)
编者按:“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地板行业本质已经被业内所熟知,近年来打出“服务牌”的品牌越来越多,但是到底服务应该如何来改进?行业服务水平究竟提升多少?8月,本刊委托北京赛迪呼叫中心有限公司对行业几个知名品牌进行了“暗访”,本文就是这次“暗访”的结果。为了保证客观真实性,我们还对“暗访”作了录音。
 
一些企业为了改进自己的服务,委托外包呼叫中心或其...

Read more

时尚和理性——“80后”家装购买行为研究之一


时尚和理性——“80后”家装购买行为研究之一
 
作者:盛继民(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地板委员会专家、书香门地美学顾问)
       大约在二个多月之前 ,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来电人自称是某人的儿子。某人是我中学的同学,我的同学长期从事对美国的贸易,现在是一家民营外贸公司的老板,她的丈夫是一所大学里的物理学教授。我知道她儿子非常优秀,出生于80后,读上海的名牌中学,顺利考入上海的交通大学,毕业以后进入IBM,在美国工作。电话里,他告诉我他已经回到上海工作,准...

Read more

重庆消费文化形态分析


 

重庆消费文化形态分析
 
撰文 严亚 孙肇伦 晏菁(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广告教研室)
 
  重庆是一座不一样的城,有着不一样的人,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的消费理念和购买行为。在这些不同中,融汇了重庆消费者独特的消费习惯,以及其催生的码头文化、盆地意识、山地地域以及移民文化等因素。
 
重庆的消费特点
  1. 消费意识处于先进地位
  随着收入逐年提高,重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排名在36个大中城市中位列前茅。28日,重庆市有关部门发布调查报告称,2006年,在重庆城市居民各类服务性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比重最大,占...

Read more

欧人地板的“简单制胜功”


 

欧人地板的“简单制胜功”
——访欧人地板营销总监姜军
撰文 袁海云
欧人地板,不是驰名商标,没有国家免检,一切来自于官方的荣誉几乎都没有,但是在北京这个“水深”的市场中,年年业绩翻番。尤其是仿实木地板领域,领军地位无人能撼。将北京的成功样板复制到西安、太原,同样叫好。偶然是必然?鉴于此,我们走访欧人地板营销总监姜军。
 
“简单化”模式引领成功
 
我成为“欧人地板人”已经11年了,从最初的销售地板到现在,我与...

Read more

阮次山的“结巴”风格


 

2001年,一个蓄着一撮小胡须、光头、说话语调舒缓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香港凤凰卫视的演播室里,在一副眼镜的背后,是一双温柔又犀利的眼睛,那一年,他55岁。

在此之前,一边担任美国洛杉矶中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98年之后为台湾Taiwan News副社长兼总编辑),一边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写稿,这位资深媒体人之前一直在平面媒体上发挥着他的才情。从1987年起,他同时在9家报刊上开设专栏,每周他都要写三篇时评供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四地同时刊用,读者据说超过100万人。

这一写就20多年,直到有一次,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邀请他在《时事开讲》节目中客串。

虽然因为儿时学了...

Read more

调查消费文化,推动地板营销创新


 

调查消费文化,推动地板营销创新
撰文 袁海云(《地板专家》杂志主编)
地板行业不乏优秀品牌营销案例,如生活家巴洛克文化营销、大自然环保公益行动以及久盛、世友打造高新技术形象等等,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在营销层面一直停留在“单点促销”和“散点活动”阶段,鲜有从消费文化角度解读区域市场而制定系统营销战略规划。不少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很多地板老板急功近利和缺乏营销专业而致,当然要求每个老板是营销专家有点不切实际。而对职业经理人来说,老板急功近利他只能顺着,否则就无法对自己的职位和薪水交代。如何构建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高效的沟通与合...

Read more

老板怎么看待员工的“鬼把戏”


 

台湾人何飞鹏经历了三个大转折:128岁时的岗位调动,从一家报纸的广告部调到编辑部当记者,之后进入当时号称台湾第一大报的《中国时报》;2、从《中国时报》财经新闻主管岗位辞职,创办台湾《商业周刊》,经过了漫长的8年亏损;3、陆续创办20多本杂志,创立20多家出版社,打造出两岸三地最大出版集团城邦集团,就任CEO
何飞鹏从员工到老板,从暗无天日的亏损到拨云见日,最终,在媒体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打造出全球NO1的中文期刊和中文出版社。他的职业心态是什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作为老板,他又怎么评价员工的表现,如何看待员工的鬼把戏?《自慢》回答这些问题,是他的成长笔记,是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