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熊焰

国富资本董事长,曾任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书记;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合会并购公会第三任轮值主席;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亚杰商会常务理事;百人会常务理事。

当童话破碎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笔记十一


当童话破碎之后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十一

 

历时12天之后,这场在“童话之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终于没能让全世界的气候童话迷们圆梦,会议在争议声中闭幕,人们于是从童话的梦中醒过来。

 

哥本哈根不相信眼泪,但相信童话已经破碎的却大有人在:谨慎乐观、失望彷徨、强烈不满、乃至是破口谩骂,各种情绪表达在与会的130多个国家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中酝酿并发泄出来,一位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称这次谈判“距离完全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将会议最后形成的有关文件形容为“大屠杀”。

 

无论何种声音都可以理解。毕竟这次会议关乎全人类的未来,与每一个国家...

Read more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经过近三年多的构思和准备,我的新著《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终于杀青并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12月15日上午,《低碳之路》新书发布会在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我的一些朋友、业界一些专家学者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到场,对这本书的内容意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和点评。

下为新书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记者马媛):熊焰先生的新作《低碳之路》在长久期盼之后今天终于跟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来的路上一路狂堵,北京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周围空气非常污浊,我一边开车就一边想,《低碳之路》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Read more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持续增长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持续增长

——《低碳之路》前言

 

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困境,就是人类与日俱增的需求与其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能否成功协调好与需求-生产-资源之间的多边关系,并实现动态平衡,其实是检验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标识。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规模,也一举改变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性质。人类对于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的大规模采用,一方面满足了我们在物质消费、技术开发、生产制造、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指数级膨胀的需求;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开始不断逼近地球承载能力的物理边界——无论是地表水、土壤和大气的构成,还是动植物及矿产的种类和数量,...

Read more

哥本哈根的较量——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十


哥本哈根的较量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十

 

从今天起,举世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正式拉开序幕。无论会议的结局如何,它最终都将被载入人类史册——几十年后,或许人们会庆幸地回忆说,“幸好那次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与会者们达成了共识,才让我们躲过了地球这场危机”;又或者,人们到那时会愤怒地抱怨说,“为什么他们在那次会议上不能有所作为,让我们陷入了今日的无妄之灾!”

 

如果把此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作个类比的话,它的重要性将直追上世纪四十年代召开的“雅尔塔会议”或“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和世界贸易体系,美元成为国际货...

Read more

生存还是毁灭——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九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在处于两难抉择时自问式的一句话。
 
  几百年后的今天,当关乎地球气候变化和全人类福祉的一个关键节点——联合国2009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行将召开之际,许多人,包括各国的政要、联合国官员、NGO组织、新闻媒体乃至关心气候变化的每个普通人,如同当年的哈姆莱特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要生存还是要毁灭,地球的未来将向何处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一位官员给出了迄今为止最坚定的回答:“在哥本哈根,我们没有为失败而准备的B计划,只...

Read more

两场危机的考验——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八


 

两场危机的考验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八

 

英国刚刚遭受了据称是“千年一遇”的暴雨袭击,300毫米以上的降雨量创了英格兰有史以来的最大纪录,降雨又引发大洪水,英国政府只得派出军队来疏散遭困民众。

 

中国的华北地区也刚遭受到了暴雪袭击。北京在12天之内就连续下了三场大雪,而这才刚进入11月,正是以往最干旱的时候,气象专家称这在“历史上罕见。”媒体报道,河北、山西、河南同一时间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也“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达到“六十年一遇”。高速公路封闭、铁路客车晚点、航班取消、公路拥堵等问题成了家常便饭。

 

为什么一夜之间,我们的生存环境出现了...

Read more

“超载”的地球——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七


  “超载”的地球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七

  

  偶尔看到一则信息,美国灾难大片《2012》近期在各大院线放映。这又是一部反映“世界末日”的片子,据说它来源于玛雅文明的预言——2012年就是世界的末日。人类世界是否真会有末日?这是一个比较“形而上”的问题,很难用科学方法进行求证;但另一个与此相关联的问题却可以被证明——地球对人类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人类就会面临灾难。这是一个可以被证明出的结论。

...

Read more

能源对手的博弈——“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六


能源对手的博弈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六

 

在英文中,“对手”这个词的含义来源是“使用同一条河流的人”。古代人处于农业社会,用于灌溉的河流是农业生产的“血液”,对气候干旱的地方来说,河流显然是极其稀缺的资源,自然成为不同部落甚至不同国家间争夺的对象。于是,“对手(rival)”出现了。

 

人类文明发展到工业社会后,河流的作用退居次席,但“对手”却依然存在,他们之间彼此争夺的是另一种稀缺资源——“石油”,工业生产的血液。

 

国际能源“对手”间围绕石油进行的博弈争夺,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一个持久不衰的热点。为了石油,世界在近三十年来打了大大小...

Read more

文明变迁的推力——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五


文明变迁的推力:从“人间能源”到“天堂能源”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五

 

能源形式的发展革新,是人类文明变迁的重要推力。

 

我们可以把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起重要作用的能源分为三类,依次是:地上能源,地下能源,天上能源。有时它们也被戏称为“人间能源”,“地狱能源”和“天堂能源”。

 

人间能源,就是早先用来产生出“人间烟火”的地上能源——薪柴。这种古老的能源形式,几乎快被现代人们遗忘了,但不要忘记,薪柴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曾扮演着绝对主角,它被我们的祖先使用了上万年之久。在古代,进行此类能源获取工作极为重要,这一行业的从业者——“樵夫”的重要性,丝毫不比从事耕...

Read more

将要开启的潘多拉盒子——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四


将要开启的潘多拉盒子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之四

 

我们能够想象,有一天地球会像传说中的诺亚时代一样变得一片汪洋,动物们无处落脚,连动自然界的游泳健将也会被水淹死,而人类只能戴着氧气面罩在水下办公吗?

 

我们能够想象,在我们的地底下还困藏着无数的神秘生物,有一天它们会被释放,世界将被这些“不速之客”所笼罩吗?

 

我们能够想象,在某一天,我们的自然界还会再来一次“物种大灭绝”,自然界的许多生物会像当年的恐龙一样成为久远的历史吗?

 

这一切,可能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