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个较典型的例子而使读者体会在具体问题上中西会计制度处理上的差异:
一、对于“货到票未到”的处理
所谓“货到票未到”是指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采购的原材料先到达企业,而采购发票要滞后一段时间才到。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会计处理的方式有两 种,一种是根本不入帐,另一种是月底“暂估入库”,月初“红字冲回”。对于第一种方式,财务部门的处理比较简单,并可以通过财务与仓库的对帐来体现“货到 票未到”的数量。由于财务帐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库存情况,容易造成帐实不符,并且如...
作者文章归档:童继龙
通过几个较典型的例子而使读者体会在具体问题上中西会计制度处理上的差异:
一、对于“货到票未到”的处理
所谓“货到票未到”是指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采购的原材料先到达企业,而采购发票要滞后一段时间才到。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会计处理的方式有两 种,一种是根本不入帐,另一种是月底“暂估入库”,月初“红字冲回”。对于第一种方式,财务部门的处理比较简单,并可以通过财务与仓库的对帐来体现“货到 票未到”的数量。由于财务帐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库存情况,容易造成帐实不符,并且如...
8月12日,正看着奥运会男篮中国对西班牙的激烈比赛时,电话响了,一位做鞋服行业ERP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D皮具公司的ERP项目他终于签约了,这是他苦追了一年的项目。当然,这个项目朋友是赢下来了,但我们的中国男篮却是在加时赛惜败西班牙,真是可惜。
记得是一年前,我帮这位朋友的忙,去帮他在一个项目中去售前的咨询,据说是这个客户非常难沟通,原因是这个客户(我们暂且称之为D公司吧)只对 国际的ERP系统感兴趣,对于所有国内的ERP系统都不屑一顾,所以想让我过去帮忙沟通一下。是否能够说服他们的项目选型负责人...
一、ERP顾问现状分析
1、作用有限
ERP能做什么?相信很多做ERP的朋友都能滔滔不绝的说出N多的理由。什么提高生产效率啊,什么提供财务成本的核算等功能啊――只要是能想到的,都能作为理由。可实际上呢?ERP没有什么作用。
ERP致命的伤在哪里?它是基于“理想化”的公式而设计的。换句话说,ERP假设在某个完美的模型下达到最优的计算――而这种理想的模型在现实生产管...
在如何说服企业高管放弃自主软件开发,转而实施软件项目外包方面,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进行说明:
1、人员成本并不是自已招聘就低;外包的话,人均费用每月为22000左右。自主招聘,工资在5000左右,则计算人员成本,按系数2.5计算,则需要12500。
2、由于企业自主招聘,人员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以三个月为标准计算,则需要12500*3=37500元每人的培养成本。
3、由于招聘了开发人员,因此还要相关的人员管理以及激励机制,成本分摊高。
4、业务需求与人员配置的不匹配,业务需求是有波动的,是最大化业务需求配置还是最大化人员配置?如果是折中方式,需求满足率是不是又是问题...
ERP系统项目的实施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还导致项目被迫下马,企业经营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混乱的局 面呢?是实施顾问?还是软件产品?还是实施ERP的企业自身?还是企业的高层?抛开软件产品的适应性问题不说,因为这个问题是应该在选型阶段讨论的问题, 我们且来看看究竟都有一些什么原因。
1、没有组建一个好的班子,任何事情都是以人为人,特别是软件项目这种无形产品,更是需要人的实施,企业的 企字是怎么写的?“企”如果没有“人”的话那就“止”了 ,ERP实施的第一个实质性工作是成立项...
一个“民主投票”的ERP项目夭折
大概是2006年的时候,中央的一位智囊人士在对香港媒体说了一句话,使的国内外议论纷纷,这句话就是—“民主是个好东西”。今天我要说的也是 关于民主的这个话题,当然我只是一介小民,再加上政治领域也不是我所感兴趣和专长的,因此,我今天在这里要说的是在ERP选型,或者是信息化项目选型时的 “民主”话题。
既然说到“民主”的这个话题,它总是有一个起因的。这也是从华南某家服装品牌企业的ERP项目选型说起的(由于涉及敏感信息,所有企业及人名都 采用虚...
企业信息化进行到今天,可以说,信息化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成功各有各的方法,失败也各有各的理由,但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一些盲点,或多或少这些失败了的企业都是栽在这上面的。
一、企业领导层对于信息化观念的盲点
国内众多企业的领导,对于信息化有一种常识性的误区,认为一上信息化,企业内部的许多管理、销售、营销、财务、生产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这种倾 向随着ERP(企业资源计划)这个词汇和概念的炒作,似乎越演越烈。无论是媒体、培训班还是是研讨会,每每一讲ERP总是有众多的好处,不但能够管理财 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诸如此类,同时还能够建造出一个非常有用的综合查询体...